《浪淘沙》敘事結構堪稱龐巨,透過逐章逐節的故事情節細部分析,將有助於掌握、了解作者經營小說的整體構思。有關《浪淘沙》故事情節分析表,詳見本論文附錄一。《浪淘沙》全書包括「序幕」、第一部《浪》、第二部《淘》、第三部《沙》、「餘音」等五部分,「序幕」與「餘音」若各以一章計,則全書共三十八章,總計約137萬字。

「序幕」寫的是日本首任總督樺山資紀準備登陸接收台灣,於淡水港外海遙望台灣,時為1895527日清晨,因是全書的引子,所以點到為止,僅約650字。

第一部《浪》共八章,由「清國奴」至「烏鴉錦之役」,約62,100字,所寫以台灣割日初期為主,丘雅信、江東蘭、周明德三位主角都尚未登場,這一部敘事的主要人物為主角們的父母或祖父母。

第二部《淘》共十七章,約602,000字,由「查某子賊」至「團圓」,福佬丘雅信、客家人江東蘭、福州人周明德三位主角陸續出場,小說開始展現多采多姿的風貌,時代背景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日據台灣、日本和菲律賓,主要敘事內容為三位主角的童年生活、求學留學時期,直至各自結婚組成家庭,而三位主角的人生在這一部彼此產生了交集。

第三部《沙》計十一章,約706,500字,是全書份量最重的部分,由「學生簽證第一號」至「和平之祖」,包括丘雅信滯留北美無法返台、江東蘭被徵調南洋擔任譯官、周明德從軍在中國大陸被俘、周明德么弟周明勇留在菲律賓參加抗日游擊隊,乃至日本戰敗投降、國民政府遷台,眾主角於228事件前後的遭遇、丘雅信返台後遭逐出台灣、周明德大弟周明圓於大陸文化大革命期間下放勞改等等,直到大陸改革開放,周家重聚,這一部的時代波瀾壯闊,人物際遇可謂曲折變化、驚心動魄。

最後的「餘音」,不分章,約8,400字,交代了主角們的結局,亦即江東蘭、丘雅信、周明德等相約回到台灣,重遊淡水舊地,遊賞北海岸,夜宿小說起始之地──澳底,暢談回憶及快樂的代誌,眾人感喟之餘,期待著隔天海邊美好的日出。

《浪淘沙》以丘雅信為主者,有「先生偷吃雞腱」等十一章,約562,100字,其中「生番的女兒」這一章,丘雅信初遇江東蘭;其次是以江東蘭為主者,有「皮痛肉不痛」等九章,約299,600字;再其次是以周明德為主者有三章,約234,800字,其中「團圓」這一章,周明德與江東蘭、丘雅信交會,另二章「公正何在」、「天下沒有可恨之人」的遠山明、周明圓亦頗具份量;以周明勇為主者有一章,即「王八婊子在巴丹」,約94,500字;以周明德祖父周福生為主者,雖有「唐山過海」等七章之多,但字數僅七萬餘字。

此外主要人物交會者有「和平之祖」和「餘音」二章,約48,900字;其他還有「清國奴」等五章,約64,850字。由此看來,《浪淘沙》三部之中,以第二部《淘》和第三部《沙》為要;就人物言,東方白對丘雅信之著墨最多,所占份量也最重,其次為江東蘭、周明德以及周明勇、周福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