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學生文學代表作

臺灣1960年代的留學生文學,是現代小說重要的一支,其中於梨華(1931-2020)為深具代表性的一位。留美的於梨華,其作品《夢回青河》(1963)、《歸》(1963)、《也是秋天》(1964)、《變》(1965)、《雪地上的星星》(1966)等,都具自傳性質,將自己的生活經驗寫進小說,尤其是《又見棕櫚.又見棕櫚》(1965),以臺大畢業赴美留學取得博士的歸國學人牟天磊為核心,寫留學生內心的苦悶以及「無根的一代」之失落與徬徨,把外省族群不認同臺灣,在海外又無法融入當地社會,內心唯一認同的中國原鄉卻回不去,這樣的流亡、放逐與精神上的幻滅,使得《又見棕櫚.又見棕櫚》的意義結構受到重視及討論。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認為,於梨華最受歡迎的長篇小說,當推《又見棕櫚.又見棕櫚》。

(二)失落的異鄉人

《又見棕櫚.又見棕櫚》的主人翁牟天磊,臺大畢業,背負父母「望子成龍」的期望,赴美留學,先後取得新聞碩士和博士學位。攻讀學位期間,曾經在餐廳打工以及開大卡車,甘苦備嚐。取得新聞博士學位之後,不是學以致用,在報館做事,當記者,像出國前所想的那樣,也沒有立即「衣錦榮歸」,而是在保險公司謀生,同事之中,唯有他頭上戴著博士帽。在保險公司做了一年,平板無味的生活迫使他另謀出路,轉至美國大學教中文,看似學已成,業已就,由於社會上重理工輕人文,牟天磊並不得志,毫不快樂。他向學校請了一年領半薪的假,於赴美之後十年,第一次回來臺灣,主要目的是和通信已久的陳意珊結婚,完成終身大事再連袂返美。但牟天磊返臺之後,帶來許多內在的矛盾與文化衝擊。且困擾牟天磊的是,他在美國並不痛快,所教的並不是他願教的,一天天在那裏混著,所以他決定在臺灣試試,做自己想做的,教自己人,過比較清淡的生活。只是這和崇美且將移民美國一心寄託到牟天磊身上的意珊產生矛盾,令原本就優柔寡斷、意志不堅的牟天磊更加左右為難,陷入困境而難以自拔。

留學而移民美國的於梨華,以親身經歷來寫留學生的苦悶與掙扎,顯得特別真實。書中對於牟天磊內心的困擾著墨甚多,特別是離開家鄉來到臺灣的過客心態,以及身在異國的失落感,是《又見棕櫚.又見棕櫚》頗令讀者深思之處。

礙於現實與婚姻而美國夢碎的妹妹牟天美,告訴難得回來臺灣的哥哥牟天磊:「他們在此地有根,而我們,我不知道別人怎麼想,我總覺得自己不屬於這裏,只是在這裏寄居,有一天總會重回故鄉,雖然我們那麼小就來了,但我在這裏沒有根。」對牟天磊而言中國是他的「故土」,卻因政治的割裂,成了遙不可及的客體回憶的夢境,礙於現實,回歸的想望難以成行,美好的過去已經永遠回不去了牟天磊反問妹妹,留在中國家鄉就有根嗎?說:「Gertrude Stein對海明威説你們是失落的一代,我們呢?我們這一代呢,應該是沒有根的一代了吧?是的,妳猜對了,我會回去的,不全是為了爸媽。……也不是為了意珊,即使她因為我不回美國而不願和我結婚,我也許會失望,但是,」又說:「我也不見得會很難過。我回去,還是為了我自己。在那邊雖然沒有根,但是,我也習慣了,認了,又習慣了生活中帶那麼一點懷鄉的思念。……最重要的,我會有一個快樂的希望,希望每隔幾年可以回來,有了那麼樣一個希望,就可以遐想希望所帶來的各種快樂。」這種放逐無根的心境,跨越時代,引起共鳴,誠為《又見棕櫚.又見棕櫚》成功之處。

至於是否在臺灣留下來?牟天磊內心一直掙扎著。於梨華則巧妙地透過「棕櫚」的象徵,指向牟天磊的決定。

(三)掙扎的內心世界

依妹妹天美觀察,哥哥天磊和意珊並不如想像中那麼相配。此次哥哥回家,她發覺這十年來天磊改變太多了,三十二、三歲的人很多地方成熟得像個中年人,完全失落了她熟知的那份魯莽,變得很謹慎、很退縮的樣子,而像意珊這樣嬌的女孩,是需要一個比較有力量、有衝勁的男人做丈夫的,如同以前的天磊那樣;至於現在的天磊,又是需要一個解事的、經歷過人世的風浪的、有點力量的女孩去配他,意珊卻絕對不是那樣的對象。

意珊漂亮又愛玩,不脫孩子氣,心地倒是很純正,天磊卻覺得她過分幼稚與虛榮。意珊留學考沒過,書也許讀得不頂好,可是她長得比一般人都美,何況她還真的對天磊有了感情。喜歡歸喜歡,但懷抱「美國夢」的意珊盲目崇洋,只要是來自美國的東西,她都無條件地喜歡,連婚禮也要舉辦美國式的派對。天美旁觀者清,提醒天磊:「小哥,你不要忘了,她也許愛你,這點我看得出來,但是她更愛去美國,這點你我都看得出來。」至於厭惡唯美國是瞻的天磊,對兩人結婚之後赴美定居會否幸福?他毫無把握。

天磊先是應允亦師亦友的邱尚峰教授,到系裏開課,兩人一起好好辦雜誌,把歐美現代文學及作家介紹進來。可是,在昏黃的月光裏,天磊看著意珊滿滿盛著希望與快樂的臉,他無法,無能,無心,也沒有勇氣對這張臉擲下第一道失望的斜影,乃失信於邱尚峰,答應了意珊,結婚之後隨即赴美。詎料尚未得知天磊改變心意的邱尚峰,於酒後的深夜,為了寄長信給牟天磊,不幸車禍身亡。牟天磊為此痛苦、內疚,再次改變心意,決定留下來,替邱尚峰接下去做,實現邱尚峰未完的心願。峰迴路轉,天磊打定主意,得再去尋求意珊的支持與諒解。雖然本書採取開放式的結局,留給讀者去想像,但由意珊一心赴美的執著觀之,願意跟天磊結婚並留在臺灣的可能性,恐怕微乎其微。當然,沒有結局的結局,也許反而更凸顯牟天磊是迷失的一代,耐人尋味。儘管如此,於梨華一再藉由棕櫚的象徵,強化牟天磊留在臺灣的意志,以及對臺灣這塊土地的認同。

(四)棕櫚的象徵

《又見棕櫚.又見棕櫚》的「棕櫚」,形象鮮明突出,極具象徵意義,充分顯示於梨華小說藝術表現的匠心獨運,毋怪乎學者夏志清稱讚於梨華為「文體家」。

全書共二十章,其中第五章、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作者對「棕櫚」皆有所著墨。第五章,牟天磊雖然一天應酬下來很累了,可是一點也不倦,他出了門,走到以前讀書的學校大門口,看那幾棵高大挺直的棕櫚樹,在黑夜向天空毫不畏縮的伸展著,記得他離開臺灣前,也獨自來到學校門前告別,對著幾棵棕櫚樹許願,自己也要像它們的主幹一樣,挺直無畏而出人頭地。

第十九章,牟天磊忙完邱尚峰教授的後事,蕃茄色的太陽已落了,而夜還沒來,天空一派青蒼,把校門外兩排棕櫚襯得更挺直,它們不像校門邊的冬青那樣擠在一起,有個伴,有個依靠,它們看起來比較孤單,因此更顯出獨立性。牟天磊覺得,邱尚峰的為人不就是一棵棕櫚嗎?他沒有像別人那樣留在美國,也沒有像別人那樣為了結婚而結婚,他過著他認為是對的、是快樂的生活,雖然是寂寞的,但他獨立。牟天磊就在棕櫚樹下徘徊,想著邱尚峰,也想著自己,以及他十年前在同樣的樹下發過的願望。牟天磊告訴系主任,決定留下來,此刻他正是站在棕櫚樹下,他仰頭對棕櫚望了一眼,好像在謝它們,又好像在對它們作一個證明。

第二十章,也是小說的結尾,決定留下來的牟天磊,飛快地騎往陳意珊家的方向。雖然牟天磊內心原本對美國和中國的認同更甚於臺灣,但於梨華寫道,「街上已涼了一點,仁愛路上高大的棕櫚像一股挺直的力量,向他閃來,他一手扶把,吹著口哨……向前騎去」,藉由棕櫚反映牟天磊內心的明朗與堅定,以及呼應了全書認同腳下這塊土地的主題。

綜觀之,《又見棕櫚.又見棕櫚》以「棕櫚」為名,棕櫚是南國植物,相對於中國大陸或美國,棕櫚代表本土,象徵臺灣,且棕櫚高大挺直的外貌,具獨立性,以及象徵著主人翁的自覺和意志。《又見棕櫚.又見棕櫚》也因「棕櫚」的認同象徵,提高了小說的可讀性及其藝術價值,成為臺灣1960年代留學生文學的代表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