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50276789_2302008623156664_2126073141540159488_n.jpg

﹝「文山草堂」大門雅致﹞

週日,讀書會第30回分享活動,天氣陰,微涼,挺適合出遊。此次主題書目是蔣勳談東方美學的《雲淡風清》,餐敘暨心得分享的地點選在石碇「文山草堂」無菜單人文藝術餐廳,閱讀內容和集會場地相互輝映,書香與茶香尤添閒情雅趣,足見輪值主辦人之巧思用心,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尋常而又不凡的生活之美。

大家先到石碇老街閒逛,心情放鬆,好不快哉!沿著溪邊小路散步,溪中魚兒成群,忽然瞧見約10隻羽毛鮮艷美麗的臺灣藍鵲在溪的兩岸高大的雀榕往返飛翔,彷彿在歡迎我們,大家驚豔不已,頻頻發出讚嘆,深覺不虛此行。

近午,由石碇老街驅車走北47縣道,約6.5公里,抵達「文山草堂」。

此處遠離塵囂,十分清幽僻靜,遠近群山,若加上雨天的雲霧繚繞就猶如人間仙境了。

園區不大,其內停放十來輛汽車。二樓主建築兩旁,一是和室一為中式,採光佳,落地窗外是一幅幅綠意盎然的山景,令人心曠神怡。主建築前有小池塘、平台涼亭和長廊,頗為閑雅。

50279681_2302008666489993_8302683206398771200_n.jpg

﹝主建築﹞

49895313_2302008766489983_8738490089065152512_n.jpg

﹝涼亭與池塘﹞

文山草堂是由書法家蘇信和夫婦與兒子共同打造的一個賞景、看山、喝茶的素食無菜單料理餐廳,已有十餘年歷史,園區四處可見餐廳主人的書法作品,多為行草,使得此處充滿人文藝術氣息。

50041698_2302008866489973_6937465832037416960_n.jpg

﹝草堂入口﹞

50247421_2302009026489957_1327014860034146304_n.jpg

﹝採光好﹞

49781594_2302008939823299_8126781201588420608_n.jpg

﹝內部唐風﹞

50321322_2302009186489941_9220706305272971264_n.jpg

﹝和室﹞

此店無菜單,所有餐點皆為當季食材,全面素食,健康又養身,難得的是這創意料理顛覆一般對於素食的刻板印象,令人頷首稱許。

走人文路線的文山草堂,其創意素食套餐使用的蔬菜超過35種,強調健康養生,口味清淡而色香味俱全。

飯後,於原地舉行讀書會心得分享。

50086291_2306546019369591_2588486002280497152_n.jpg

﹝本次主題書﹞

蔣勳《雲淡風清》(臺北:有鹿,2018年10月初版)書介提到,作者在文人山水畫思考時間的過去與未來,在古典詩詞中找回不遙遠的傳唱歌聲,在蟲痕鳥跡獸足之中看到天地大美,在縱谷春秋之中聆聽長卷跋尾餘音裊裊。作者重新思考東方美學的特殊意義,回歸自然、溫文爾雅,在可有也可無之間,綻放最美麗的光亮。然未若作者之前《天下有大美》、《美的覺醒》之計畫寫作,內容顯得蕪雜,難以聚焦。不過,大家仍就個人較有興趣的篇章,分享心得。

兹將重點放在莊子之批判儒家,以及如何清楚分辨儒釋道三家。

每一種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義,這也是莊子哲學的核心價值,所謂「逍遙」是徹底的心靈自由,不為他人的價值所限制,不被世俗的功利所綑綁,完完全全做自己。而且儒家凡事盡其在我,積極追求「有用」於社會,莊子則認為,如此不知不覺會被現實生活裏「用」的概念綑綁住,此正是一個生命不能「自由逍遙」的原因。無疑是對於儒家的一種批判,怎不令人反思!

至於儒釋道三家,可藉由古人造字用字之智慧來分辨

儒家思想自西漢董仲舒獨尊儒術以來,一直是中國學術思想的主流。儒家主張仁道思想,希望人人修身養性,乃至齊家治國平天下,成為受人尊敬的「仁人君子」。「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何謂「仁」?仁者,愛人也。試看「仁」的文字構造,仁從人二,是會意字,也就是「人與人」,換言之,「仁」講究的是人與人之間維持一種和諧親愛的關係,所以儒家重視人的「倫理」,亦即所謂的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儒家思想全然是入世的,凡事反求諸己,盡其在我,努力以赴。總之,心中有他人之存在,就是彬彬有禮的君子,就是心中有愛的「仁人」。

道家思想源自老莊,以「自然」為學習對象,認為「自然」乃「道」之精神所在,主張人類要順應自然,處世則無為、守柔、不爭。道家後來成為道教的思想基礎,發展成為神仙之說,認為「道」是宇宙本體,人如修道有成是為「仙」,不為世俗之虛名偽譽所動,並可與天地同壽。一般而言,道教以長生不死為主要目的,重視現世利益,也注重「積善正行」,在神秘思想中含有道德的意味。再看「仙」的文字構造,仙從人山,《說文》曰,「人在山上」也;仙亦謂「長生僊去」,「僊」者舞袖飛揚之意。段玉裁注云,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可以這麼說,「仙」是人在山上,在上天與人世之間,講的是超逸,強調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釋家思想於漢代傳入中國,唐朝三藏法師赴印度取經、譯經之後,佛教在中土得以大幅發展。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有言:「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佛家主張眾生平等,人人皆有覺悟本來面目的體性,以無上智慧照破邪魔的障幕,窺見萬法皆空,破我法二執,即入「涅槃」,自身不再墮落,達超脫生死的理想境界,此得道之覺者或智者曰「佛陀」。「佛」字,《說文》謂「仿佛」也,若似也;又,「佛」是形聲字,從人弗聲,換言之,此道完全是出世的,弗食人間煙火,凡夫俗子當然不容易看得清楚,想得通透。

儒家入世,對主體講究化成之義;道家講「虛靜」,介乎入世出世之間;佛家出世,作捨離之說,以上得道者分別以「仁」、「仙」、「佛」名之,由此來辨別儒釋道三家思想,豈不妙哉!

讀書會成員針對《雲淡風清》各抒己見,對於人生的意義當有另一番的感知或領悟吧?!

傍晚,又見山嵐,我們驅車下山,石碇老街闃靜無言,感覺有些老莊呢!

49805609_2301778779846315_5108399329807171584_n.jpg

﹝合影留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