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77781158_m.jpg 

﹝ 慈眉 ﹞

近年來,大飯店及連鎖便利商店頻頻推出年菜外賣,深受都會大眾歡迎,蔚為風潮,可以說商機無限。而外賣年菜的菜單當中,不分地域菜系,必含一盅「佛跳牆」,足見其熱門之程度。

其實,「佛跳牆」是標準福建菜。福建位處中國東南沿海,擅長海鮮調理,對於清湯之調製,特別講究,多以土雞、火腿、蹄膀為湯底材料,以文火熬出湯汁,過濾、漂油之後,再搭配海味提鮮,細巧精緻,風味獨特,其中又以「佛跳牆」為福建首席名菜,享譽中外。

「佛跳牆」最常見的作法是,魚皮用熱水燙過,將泥沙去乾淨;筍干浸泡半小時,用水煮過撈起,放冷水洗淨;栗子亦以熱水泡軟備用;調味料醃小塊排骨三十分鐘,沾太白粉或地瓜粉炸熟;芋頭切塊,與鴿蛋皆大火油炸,然後轉中火,炸至微帶金黃色,接著是香菇、蝦米爆香,栗子過油;最後,將先前處理過的筍干、芋頭、鴿蛋、排骨、栗子,以及紅棗、魚皮、魚翅、蝦米、香菇若干,由下而上,層次井然、均勻地置入酒甕,適度調味,再注入高湯,以慢火煨製,用保潔膜包蒸一小時,復燜一小時即可。比較高檔的,主要食材增加海參、鮑魚、干貝、雞、鴨、豬蹄筋、羊肘等。「佛跳牆」的口碑是味道鮮醇、質地軟嫩、入口即化,食後餘香不絕,令人回味無窮。

關於「佛跳牆」命名的由來,眾說不一,普遍的說法是跟小和尚偷吃葷的傳聞有關。話說小和尚平日打理清掃寺廟環境,偶爾會私自留下些禮佛供桌上的牲禮,存放於瓦罐;某晚休息後,小和尚飢腸轆轆,起床找東西吃,靈機一動,想到瓦罐裏還有些牲禮供品,遂把罐裏各種菜料裝在一起,翻牆到廟外空地,以柴火燜煮,結果瓦罐雜燴的味道頗佳。爾後,隔段時間,小和尚就依樣畫葫蘆,偷偷打牙祭一番。直到有一天,廟內老和尚夜半起床如廁,無意間聞到廟外有縷縷香味飄來,循香味尋去,意外發現此事。老和尚好奇之餘,不自禁的加入打牙祭之列。紙包不住火,消息終於傳開,後來鄰近餐館聞之效法跟進,此菜餚便以「佛跳牆」之名而流傳至今。

至於較有歷史根據的說法,是跟濟公有關,酒肉不拒的活佛,不好意思把吃剩的葷菜,無所顧忌的帶進寺院中,只好由後門翻牆而入,再將所有葷腥菜料大鍋煮,加熱享用;據說濟佛食葷啖腥之際,還嚴肅地幫入菜的禽畜超渡呢!再者,唐代高僧「遊方」至福建,其打坐靜修的寺院鄰近酒樓,因菜餚香味濃郁,讓他忍不住翻牆飽食一頓,破戒而還俗,於是酒樓就把該道菜改名為「佛跳牆」。此外,流傳最廣的說法,則是與清朝福州名廚鄭春發有關。光緒年間,福州有位官銀局官員,在家宴請上司布政使「周蓮」,此官員夫人係浙江人,精於烹飪,她特地用雞、鴨、羊肘、蹄尖等主料,置於紹興酒罈中,以小火煨製成佳餚。周蓮吃罷,讚不絕口,回到衙內,命其主廚鄭春發如法泡製,並加以改進,多用海味,使此菜愈加鮮美,味道更勝一籌。而後,這道菜被稱為「酒罈菜」,成為周蓮家中宴客的「席上珍」。鄭春發辭廚後,先設「三友齋菜館」,後更名「聚春園」(至今依然是福州首屈一指的著名餐廳),將上述「席上珍」列為招牌菜,命名「福壽全」,此菜擄獲饕客的心,聲名大噪。某日一群文人聚會時品嚐此菜,一秀才驚為美食,詩興大發,曰:「罈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由於十分傳神,「佛跳牆」之名乃不脛而走。另有一說,「福壽全」之福州口音與「佛跳牆」發音近似,因此福州人口耳相傳下來,名菜「福壽全」即演變為「佛跳牆」矣。

福建菜「佛跳牆」歷史悠久,只要是華人,大約都吃過這一道名菜,但在了解其來龍去脈之後,再次品嚐時就更加津津有味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佛跳牆 名菜
    全站熱搜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