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小說之外部時間超過八十年,空間橫跨亞洲、美洲達八個國家,人物眾多,內容豐富,篇幅多至2,036頁,超過130萬字,這樣的空前巨構,其敘事結構欲求十全十美,幾不可能,重點在於如何把故事交代清楚,情節安排得合理生動,引人入勝,進而讓讀者感動。

東方白按時間發展次序去安排情節,線索主次分明,採取三元化結構原則,透過三個家族的人生散聚與離合,起起落落,波瀾壯闊,譜出大時代的生命樂章,足見布局謀篇功夫之高。我們看到《浪淘沙》主要人物的生命進程,其間雖然經過生離死別以及大風大浪的考驗,終能風平浪靜,走完「平衡-不平衡-平衡」的人生週期,充滿智慧地回味一生,也使讀者領悟到人生的基本哲學,可謂意蘊無窮,予人如聽妙曲,餘音裊裊之感。

雖然在敘事結構上非十全十美,仍有其瑕疵,但整體而言,可謂瑕不掩瑜,依然值得喝采。林洪欽〈從西方文學看台灣文學〉一文曾批評「東方白的所謂大河小說(稱之為流水帳小說可能較為恰當),大量的道聽塗說,粗糙而鬆散的結構,談不上有什麼藝術品質,居然有人(或者自己)捧為本土化的代表作」,(《文學台灣》第41期,2002年1月春季號,頁35。)不加分析地做出全盤否定的評價,綜上所述,其說法未免失之粗率、過苛,無法讓人認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