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782670_m.jpg ﹝ 第四度改編拍攝成電視連續劇﹞

(一)歷久不衰的暢銷書

山崎豐子(1924-)是日本戰後十大女作家之一,走社會派寫作路線,與松本清張、水上勉齊名。她生於大阪,京都女子大學國文系畢業,在《每日新聞》學藝部任職期間,於名作家井上靖轄下擔任記者,工作之餘從事寫作,1957年以《暖簾》一書初試啼聲,進入文壇,第二年即以《花暖簾》榮獲直木獎,之後索性辭職,專事寫作。其作品多數已被改編為電視劇或電影,深受讀者與觀眾歡迎。

《白色巨塔》自1963年開始在周刊連載,因探討醫療的社會議題,內容尖銳,具爭議性與話題性,不但引起廣泛討論,同時也成為山崎豐子歷久不衰的超級暢銷書。此著前後寫作四年,第一部與第二部分別於19651969年出版,直到2003年,還第四度改編拍攝成電視連續劇,足見《白色巨塔》在日本現代文學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二)以大學醫院為背景

此著的敘述結構,以日本國立浪速大學第一外科副教授財前五郎與第一內科副教授里見脩二為雙主軸,學生時代,二人即在同一病理學研究室,雖然專攻、理念和人生目標完全不同,卻也亦敵亦友,成為激勵自己前進的動力。財前五郎貧困出身,靠獎學金取得學位,後來入贅成為大阪婦產科開業名醫財前又一的女婿。財前五郎醫術精湛,在醫界和專業雜誌上大出風頭,但他自負於能力出眾,目空一切,不時顯露汲汲營營的企圖心,這些都令即將退休的第一外科教授東貞藏倍感威脅與不滿,反而推薦校外教授菊川昇繼任浪速大學第一外科教授。於是財前岳父和該校醫學部長(即習稱之「醫學院院長」)鵜飼良一取得合作,不擇手段地操控選舉,使財前五郎險勝菊川昇成為繼 任 教授。

財前五郎不可一世,東貞藏黯然退休。未久,財前應邀出席華沙醫學會議,行政與醫務兩頭忙碌,自以為是的財前,不理會里見脩二及主治醫師柳原的提醒及勸阻,忽視食道癌患者佐佐木庸平癌症有已經轉移的可能,未再斷層攝影以確認病況,急於出國之前完成開刀手術,術後又未親自診療,認定發燒的佐佐木只是術後肺炎,旋即指示柳原投以抗生素,結果患者因癌細胞轉移加上治療方式錯誤而死亡。這引起病患家屬不滿,認為醫院草菅人命,乃提起醫療訴訟。

第一審,雖然里見堅持正義,出庭作證,但主治醫師柳原顧及個人前途,未說出實情,致使原告方因證據不足而敗訴。佐佐木遺孀不服,堅持上訴;而此時財前更進一步,在有意於校長寶座的醫學部長鵜飼大力運作之下,出馬參選學術會議委員並獲得當選,聲望如日中天。里見則對財前「只求當選」的卑劣手段,大不以為然。不過,二審時,除了已被迫辭職的里見醫師繼續擔任證人,佐佐木委任律師關口亦得到教授東貞藏、護理長龜 山 君子等的幫助,提出有力證據,證明財前未善盡責任;加以主治醫師柳原良心不安,終於說出誤診事實。即使此一誤診屬不可抗力,唯基於醫生之道德考量,判決財前敗訴。財前同樣不服,復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訴,詎料財前因忙於醫療、行政、選舉和官司,長期疏忽健康,當身體發出警訊時,業已罹患胃癌末期,無法挽救,心有不甘地離開白色巨塔般的醫院以及人間世界。

(三)現實主義者財前五郎

《白色巨塔》除了探討醫病之間的問題與揭發醫療體系的弊端,引起高度重視外,小說中分別代表理想與現實的里見、財前的人物塑造,當為此書最成功之處。

財前五郎本姓黑川,小學畢業那年,身為小學教員的父親因為意外事故,不幸去世,從中學、高中一直到大學,都是靠父親的奠儀、母親做家庭手工的辛苦錢,以及自己拿到的獎學金,繳交學費。進入國立浪速大學醫學院之後,他接受鄰居開業醫生村井的捐助,才得以順利畢業。村 井 醫師和岳父財前又一是大阪醫專同學,就在財前醫學院畢業,擔任助手的第五年,看好他前途的財前家招了他做女婿,財前母親為了兒子的將來,只能同意,於是黑川五郎變成財前五郎。之後,他一邊待在病理學研究室撰寫博士論文,一邊進入第一外科醫局,歷經有薪助手、講師、副教授的階段,前後長達二十年。擔 任了副 教授八年,終於得償宿願,於四十四歲當上教授,又二年,當選學術會議會員,他野心勃勃,計劃於五十歲獲得學士院賞,五十五歲成為學士院會員,六十歲獲頒文化勳章。

《白色巨塔》關於財前五郎個性的刻劃,極為用心。財前五郎雖然努力奮鬥,也在岳父支持下,功成名就,其實他對於自己之不得已入贅,耿耿於懷,他想,自己或許是岳父憑藉先見之明買下的投資商品。岳父是開業醫生,以未能成為醫學教授為憾,於是找一個人代替,讓自己的虛榮心得到滿足,而財前就像是動物園裏的公猩猩,無條件地接受人家替他挑好的母猩猩,販賣身為男人的性,換取豐厚的生活費和能專心研究的生活。在情婦慶子眼中,財前五郎最大的魅力,就是擁有大學教授和文化人所沒有的行動力和耐力,而且是個精神像鋼鐵一樣堅強的外科醫生,有一雙像機器一樣精密的手,絕不會被任何事打敗。尤其財前五郎最自豪的是,開刀技術之高超,有口皆碑,屢獲醫學雜誌大篇幅報導,成為浪速大學第一外科的看板明星,甚至遠赴西德,在國際外科學術研討會發表研究成果,更應慕尼黑大學之邀,施行一場圓滿成功的觀摩手術,其實力令德 國醫學 教授和醫生們讚嘆不已。此外,財前不愧是外科手術權威,當外科界紛紛討論器官移植的議題,但胃和心臟、腎臟一樣,尚無法移植他人的器官,大家一致認為毫無替代方案,然而財前教授竟想出一個好辦法,亦即切除部分大腸來替代胃的功能,這樣高明的構想與作法,即使是不喜歡他平時為人的同事也不得不感到佩服。

但財前的功利心過強,好大喜功,自信滿滿,平時又專斷、跋扈、霸道,令許多同業和同事不滿,他的頂頭上司第一外科教授東貞藏就認為他「有才無德」,欠缺學者的品行風骨;酒店 公關 小姐加奈子更直言財前之冷酷無情。此外,財前也是一個現實主義性格色彩強烈的人,為了贏得教授選舉,他想盡辦法,攀附足以左右選情的醫學部長鵜飼良一,投其所好,饋贈昂貴畫作;為了討好堅持公平選舉的病理科大河內教授,他可以身子放軟,改採低姿態,提出關於賁門癌之研究課題,引起重視研究工作的大河內教授之興趣,並邀請給予指導,藉以增進與大河內教授之間接觸的機會。

他意志堅定,不惜一切地追求成功,告訴勸他退選的里見:「一位學者成為學術會議會員,是好是壞,取決於我的人生觀,我認定這是好的,才決定奮力一搏。既然我已經參選,就非當選不可,即使逼走對手,我也在所不惜。」正因為過於自信,又缺乏人性的溫暖,人格上出了問題,未能和病人及家屬建立互信、尊重的人際倫理,乃至惹上醫療官司,成為他心中永遠的痛。

其實,財前五郎也有屬於他的,不為人知的內在情感,比如對於留在家鄉,終生守寡的母親,財前滿懷孺慕之情,每個月瞞著妻子去郵局寄生活費給她,想到自己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財前內心深感愧疚。由於母親年歲已老,財前有著強烈的願望,一定趁母親還健在的時候 成為 教授,讓母親高興。山崎豐子透過「人無絕對善惡」這樣的個性刻劃,使得財前五郎的人物塑造更加立體。

(四)理想主義者里見脩二

財前五郎和里見脩二,被視為人性天平兩端的代表性人物;懷抱理想主義以及人道精神的里見脩二,正是財前五郎追求現實利益的一股反制力量。

里見脩二幼年喪父,母親也在他大學畢業的前一年去世,當開業醫生的兄長清一比他大十三歲,就像是他的父親一樣,有事都會去找哥哥商量;而他對於岳父,即名古屋大學醫學部長羽田融,抱著有別於一般岳婿的感情,非常敬重。里見自國立浪速大學醫學院畢業,馬上進入病理學研究所,他是真的喜歡病理甚於臨床,不像其他因病理方面的學位比較好拿,才選擇研究病理學,比如財前,一取得學位馬上轉到臨床,唯有里見留下來,傾注所有熱情於人類生物學。後來里見之所以改變初衷,也轉入臨床醫學,是由於看見病人的生命一點一滴消失,內心突然湧起一股願望,與其搖動試管,觀察顯微鏡,和奪走人類生命的東西對望,還不如直接碰觸眼前正在受苦、即將死亡的病患身體,藉由診療,幫他們保住生命。只是,副教授薪水不高,經濟上很辛苦,平時省吃儉用,沒有豪華的書櫃、書桌,在崇拜他的 東 教授之女佐枝子眼中,里見脩二甘於清貧,不問名利,樸實、沉靜地做學問,從事研究,有著孜孜不倦的醫學家風範。

當然,作者著力於里見個性的刻劃,藉以與財前五郎形成對比,是本書的重點所在。

諸如里見之正直不阿,提告醫生誤診的病患佐佐木庸平之妻良江,全然信任里見醫生,她告訴原本對里見缺乏信心的小叔信平:「里見醫生不是這種人,他真的是個正直的人。……(略)……里見醫生說不會偏袒任何人、會說真話,就代表他會做出對我們有利的證詞,我絕對相信他。」里見的妻子三知代,勸他不要出庭替病患作證,以免影響前途,他不為所動,正告妻子:「妳說得對,對醫學家而言,學問和研究的重要地位是無可取代的。但是,病人的生命比學問更加重要。一想到那位死得很冤枉的病人,我寧可放棄成為一個埋首於學問研究的醫學家,即使沒沒無聞,也要當一個尊重病人生命的醫生,這才是真正的醫生……」里見不顧鵜飼部長反對,堅持出庭,並且實話實說,謂:「在發生以不幸的結果收場的臨床病例時,醫生本身必須謙虛地檢討,找出其中的原因,才不會讓病人白白送命,這是醫生對病人的義務。」即使因此得罪上司而被趕出大學,里見依然義無反顧,非得說出真相不可。他願意拋開國立大學副教授的職位,謹守醫生誠實的原則,承受常人無法想像的壓力,這種執著與勇氣,深深打動東佐枝子的心。結果,里見果然為此付出代價,鵜飼部長祭出殺手鐗,把里見調到鄉下醫院以懲罰他,里見乃被迫辭職,選擇離開大學。後來的同事,近畿癌症中心病理檢驗科主任「都留」認為,里見這樣的決定真的很偉大,畢竟此非單憑廉價的人道主義或感傷就能做到的。事實上,里見毫無戀棧地離開浪速大學,經大河內教授安排,進入近畿癌症中心第一診斷部門,雖然經常得隨著集體健診車走訪偏遠地區,他依然能夠持續早期胃癌診斷的研究,是以樂在其中,無怨無悔。

再者,里見尊重生命,充滿人道精神,即使自己經濟狀況並不寬裕,但他擔心山村貧困的患者梅婆婆營養不良,便自掏腰包,買血漿為她注射。診療時,里見一向非常慎重仔細,即使只剩一小個疑點沒有釐清,未排除所有疑慮,絕不做出診斷結論,總之,不惜做盡一切檢查,避免錯誤診斷的情形發生,這是他身為臨床醫師的一貫信念。比如鵜飼教授把門診時診斷為胃癌的病患轉給里見後,里見覺得可疑,進一步檢查,發現病人其實罹患的是胰臟癌,立即情商第一外科的財前安排病床及開刀,救了病人一命;也因為診療之謹慎,才得以查知佐佐木庸平真正的病因並非胃炎而是「胃賁門癌」,乃轉請財前開刀,這原本是內外科完美的跨科合作,詎料財前過於自信及忙於出國,未依里見要求,再做進一步的斷層攝影,確認癌細胞沒有轉移,導致病患於「手術成功」以後卻因癌細胞快速擴散而死亡,引起了一連串的風波與官司。

不被鵜飼教授欣賞,又被財前說成「很不懂得放下病人」的里見,是絕對的理想主義者。財前跟醫學院的其他人一樣,認為即使教授診斷有誤,副教授也不可加以批判或提出修正,這是醫學院的禁忌,如果不能對這種現實做出某種程度的妥協,就一輩子別想當教授。里見則不以為然,說:「『教授』這種東西,不是讓你成天擺在心裡想的。我們應該專注於自己的研究,等到別人認同你的成就,自然就會選你當教授。如果這樣還當不成,也是無可奈何的事。」又說:「我不會強求,也不會耍心機,更不可 能為了 教授寶座,喪失自己的良心。順其自然,能夠當上自然很好,就算當不上也沒有關係。」當然,財前對里見的想法大不以為然,覺得里見太天真、太不切實際了。

里見與財前有同窗之誼,儘管在人生目標、醫病關係和道德理念上大相逕庭,然而多年來兩人亦敵亦友,依舊相互刺激、進步,在各自的研究領域上發揮所長。後來,財前遭病魔侵襲,已回天乏術,里見不禁為即將失去一位好友,感到悲戚與憤怒。當財前對自己病況存疑,他唯一信 任的 醫師就是里見,因為他深知里見不會對他說謊。里見就是這樣一個單純、善良、誠實、耿直、正義的好人。

(五)主題意涵的提升

《白色巨塔》並不只是揭發醫界醜惡的一面,劈開封建自閉的白色巨塔,其人物塑造所呈現之「理想與現實」的抗衡及對立,使全書顯得生動。財前五郎針對單一狀況的診斷十分精準,開刀技術更是完美無瑕,擅長處理手術室的突發狀況,整體醫療品質卻因缺乏人性的溫暖而大打折扣;至於里見脩二,經常在容易忽視的細微處,發現症狀的變化,進一步診斷出潛伏的病因。二者形成「外科內科」、「俐落仔細」、「強勢溫和」、「外顯內斂」的對立,深具象徵性,這亦敵亦友的財前和里見,堪稱醫療的絕配,令人印象深刻。此外,《白色巨塔》結局的安排,更是大幅提升主題意涵,值得深思再三,回味不已。

醫療官司二審,財前敗訴之後,經檢查發現罹患胃癌,且癌細胞已轉移到肝臟,起先財前出現嘔吐或暈眩的症狀,錯認這只是宿醉罷了。沒想到財前五郎為了追求名利,不擇手段,因過於自信,導致誤診,使得病人冤死,如今,治癌專家自己罹癌而亡,無疑是一大諷刺,亦是一種「報應」。故事若僅止於此則失之平凡,但作者山崎豐子在在展現了藏諸名山的藝術企圖。

與財前決裂的 東 教授,獲悉財前病況,不計前嫌,同意負責手術,這是重新找回身為醫生的初衷。手術後, 東 教授繼續前來診視,令財前既感謝又羞愧,也使財前深深體會,原來醫生的診察,能撫慰病患多少恐懼,財前因此後悔當初替佐佐木庸平開刀,手術後卻從未前往診察。陷入昏迷時,鵜飼部長來看他,財前睜開緊閉的雙眼,空洞地望了望鵜飼,內心不免有恨,因為鵜飼勉強財前出馬競選,讓他錯失了提早發現癌症的機會,連番說道:「沒你的事,滾開!」直到彌留之際,財前斷斷續續的囈語中,依然有愈來愈多的字句在後悔自己沒有於佐佐木庸平手術後替他看診。

難得的是,財前自知不久於人世,對於身為癌症治療第一線的醫生,未能早期發現而死於無法手術治療的癌症,深感羞愧。財前事先寫下自己的病理解剖書,送交大河內教授,希望自己罹患癌症的遺體,能夠透過解剖,解開各種疑點,為癌症的早期發現以及外科治療,貢獻棉薄之力。這種為醫學而奉獻一切的精神,使他獲得真理的赦免,多麼神聖!多麼莊嚴!

《白色巨塔》的結尾寫道:「聖歌般的彌撒曲猶如從天而降,在里見耳中漸漸高亢。財前忘了醫療乃是上帝的祈禱,也因此在白色巨塔下,因野心而迷失了方向。莊嚴的彌撒曲洗滌了財前的靈魂,並與破曉前的清澄曙光溶為一體,震撼著里見的心。一股悼念財前之死、祈求財前冥福的強烈感觸,湧上里見的心頭。」此將主題意涵提升到宗教的崇高境界,讓人內心淨化,感到一片祥和及寧靜,不斷地細細咀嚼、思考自己的人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