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子間的對立

杜思妥也夫斯基(Fyodor Mikhaylovich Dostoyevsky,1821-1881)的《卡拉馬助夫兄弟們》,如同杜氏的其他作品,風格沉鬱難解,不過,《卡拉馬助夫兄弟們》小說人物之塑造,形象鮮明,尤其是心理描寫十分深入,令人讀之難忘,並且為卡拉馬助夫一家父子因其特殊個性造成的糾葛與家庭悲劇而感喟不已。

父親費道爾卡拉馬助夫,五十五歲,曾有二段婚姻,第一、第二任妻子都早逝,留給他三個兒子,但費道爾未恪盡父親之責,三個兒子都分別由遠親或他人扶養長大,等到兒子長大回來,父子間關係疏離,互相猜忌,甚至於為了遺產及情婦而爆發親子衝突,最後導致費道爾被自己的私生子司米爾加可夫所殺,長子米卡則被誤為兇手,被判罪名成立。米卡被判刑後,次子伊凡自認是間接殺害父親的兇手,內心有無法承受之重而發瘋;此外,居間尋求親人和解的么子阿萊莎則離開修道院,遵照已故長老曹西瑪的遺囑,回到俗世,繼續自己的人生行路。

(二)父親費道爾

小說中,杜思妥也夫斯基對於父親費道爾與長子米卡的色慾多所著墨,這也是造成家庭悲劇的主要導火線。

費道爾原本只是一事無成的食客,如同丑角一般地取悅眾人,卻有一個名望貴族的女兒,居然因一時熱情,願意與他私奔。費道爾娶得美麗、富有的妻子,大家都無法理解,怎會有女人肯嫁給這種不值錢的「累贅物」。此一荒謬的結合,註定要悲劇收場。婚後,妻子發現自己瞧不起丈夫,於是與人私奔,留下才三歲大的兒子。此後,費道爾放蕩、酗酒、養女人,還含淚向人抱怨妻子的離家出走,在大眾面前扮演一個可笑的受辱丈夫角色,甚至描述關於自己所受恥辱的細節,且似乎感到愉快,引以榮幸。

等到費道爾獲悉妻子在外病故,喝醉了的他快樂呼喊,一方面為自己的「被解放」而喜悅,另一方面則為解放者痛哭。費道爾把兒子送給親人扶養,很快就娶了第二任妻子索菲亞,她才十六歲大,又是從小失去雙親的孤兒、養女,為了及早脫離嚴厲的養母家,沒弄清楚費道爾的來歷,就與費道爾私奔,嫁給了他。只是索菲亞罹患精神疾病,歇斯底里之後,有時會甚至失去理智,費道爾乃不顧夫婦應有的禮貌,把一些壞女人公然帶到家裏,狂飲亂鬧。然而,索菲亞依然為費道爾生下兩個兒子。小兒子四歲時,索菲亞病故,結束這一段八年的婚姻,兩個兒子也由索菲亞的養母那邊領走。

好色的費道爾,祇要女人一招手,就準備一下子拜倒任何一條石榴裙下。接著,費道爾又跟城裏的瘋女有了私生子,私生子就交由膝下無子的管家夫婦扶養。費道爾儘管如此荒淫無度,但理財自有一套,從事各項投資頗有斬獲,成為許多新酒店的創辦人,多年後,費道爾因合夥關係結識美女格魯申卡,愛和女性胡纏的他隨即迷戀上這位「小縣城的藝妓」,進而想娶她為妻,未料,遺傳了父親好色因子的長子米卡,同樣愛上格魯申卡,父子間互不相讓,鬧得水火不容,滿城風雨,結果造成父親被殺的家庭悲劇。

老卡拉馬助夫費道爾是現實的享樂主義者,毫無節制的貪戀金錢與肉慾,缺乏對親生骨肉以及世人的關懷、憐憫,厚顏破壞社會規範,侮辱一切神性,卻宣稱自己卑劣的所作所為才是最真實、最符合人性,認為人世間只有財富、權勢是真實的,毫無理想性可言。他無疑是家族中一切罪孽的起源,也是杜思妥也夫斯基創造的罪惡原型,卑劣人性暗面的象徵。

(三)長子米卡

卡拉馬助夫家的長子米卡,二十八歲,從小母親離去,又被父親拋棄,由莫斯科的堂嬸扶養。他未受到良好教育,中學沒讀完就進了軍校,以後到高加索服役,因決鬥而降職,直到服滿軍職,回來找自己並不喜歡的父親;因為他時常酗酒,亂花錢,在外賒欠許多債務。米卡始終認為,應該繼承母親的遺產,欲從父親那裏取得金錢。費道爾看出米卡輕浮、暴躁,有熱情,不耐煩,愛放蕩,祇要抓得到什麼就會暫時安靜下來,於是費道爾偶爾寄些錢打發他。四年後,米卡失去耐性,再次到小城,準備與父親了結一切,詎料他已取盡其遺產所得,甚至於反而積欠父親款項了,且根據先前簽訂的書狀,米卡喪失再要求任何錢款的權利,這讓米卡難以接受,自此與父親糾纏不清,不斷發生口角與爭端。

再者,米卡既未得到父親一絲一毫的關愛與照料,很諷刺的是,他卻遺傳了最多老卡拉馬助夫費道爾的個性,同樣大方揮霍,愛鬧酒,傲慢狂妄,毫無責任感,也跟父親一樣好色,今天她有了意中人,明天另一個街頭的妓女可能就代替了她的位置。米卡原先已有未婚妻卡德琳那,她出身世家,因米卡有恩於虧空公款的父親而委身於他,米卡卻在酒店認識了格魯申卡,深陷感情的漩渦而無法自拔,竟然要繼承姨母遺產的卡德琳那借錢給他,以便他和格魯申卡遠走高飛。偏偏沒定性的米卡忍不住先把錢花去一半,想再向父親拿錢還給卡德琳那,以免被她所輕蔑,以及讓自己能夠保有起碼的尊嚴。父親費道爾與米卡都為了和格魯申卡在一起而鬧翻,且米卡愛生活在眾人面前,喜歡將最惡毒最危險的想法對人抒發出來,不斷地對外宣稱,要殺了父親以洩心頭之恨,還希望人們立刻對他表示完全的同情,他質疑父親:「難道他生我的時候愛過我麼?」怨恨兒子不孝和殘忍的費道爾,當然不可能給錢讓米卡帶走他所迷戀的女人。米卡去找父親攤牌那晚,尚未闖進屋就被老管家格里郭里發現、阻攔,米卡情急之下,不慎打死了管家,慌忙逃離現場。這同時,在家當僕人的私生子司米爾加可夫,一時受不了金錢誘惑而殺了費道爾,加以司米爾加可夫隨後自殺,死無對證,使得米卡被誤為弒父兇手,被判有罪,令自認卑鄙、懶惰和淫亂卻未殺父的米卡百口莫辯。

米卡天真、好騙、愛吃醋,當他和心愛的女人分開,立即會有她將「變心」的念頭,於是垂頭喪氣,進而深信她已經變了心,但只要一看到那個女人和藹的笑容,便立即振作精神,拋掉疑心,帶著快樂的、慚愧的神情罵自己的醋勁。打傷管家而誤以殺父之後,米卡本打算自殺,之前先找格魯申卡去鬧酒狂歡一場,自謂「我的整個生命是無秩序的」,其情緒之多變,的確很難以常理來推斷。米卡苦於無人相信自己的無辜,然而么弟阿萊莎始終相信米卡的自白,在阿萊莎心目中,長兄米卡或許暴躁,被情慾所迷惑,但同時是善良、正直、驕傲、寬容的。米卡如此熱誠,甚至可以完全地犧牲奉獻,為眾人所愛,時而又是一個墮落的靈魂,為眾人所厭惡。所以說,米卡永遠在善惡之間拉扯,他完全明白自己的缺點,堅持自我的良善,卻又無法控制約束行為,他是人性不斷掙扎的具體象徵。事實上,許多人也是如此,經常不斷在心裡提醒,一定要改過自新!然而真正能夠斷絕誘惑者少之又少,這是由於意志力軟弱的緣故。

書中,杜斯妥也夫斯基並未交代米卡究竟是服刑流放,或是逃獄出走美國,然而可以確知的是,內在卑劣,欲為善而不能的米卡,必須痛下決心才行,否則勢必再一次迷失真正的自我,陷溺於另一種墮落裡而不自知。

(四)次子伊凡

至於費道爾卡拉馬助夫的次子伊凡,二十四歲,由將軍夫人扶養,比起米卡,伊凡受到較好的教育,他從小就顯露一種不尋常的,研究學問的才能,進到大學,開始發表批評各種專門書籍的文章,才氣洋溢,頗有文名。起先,由於驕傲與看不起父親,他不曾與和父親通過一封信。可是,令人意外的是,不喜歡喝酒也不愛玩女人的伊凡,後來竟搬去和父親住在一起,即使知道無論發生什麼事,費道爾都不會給他錢。後來,長兄米卡為了追求格魯申卡,把自己的未婚妻卡德琳那介紹給伊凡,猜忌心重的費道爾立即看出伊凡打的如意算盤,認為伊凡十分卑鄙,因為祇要費道爾願意,他隨時可以娶格魯申卡,因為有了錢,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伊凡現在看守著他,深怕他娶親,因此在後面推著米卡,要米卡娶格魯申卡,想用這種方法讓他不能打格魯申卡的主意,認為伊凡心想他不娶格魯申卡,便可遺下財產給兒子們,再從另一方面說,如果米卡娶了格魯申卡,那麼伊凡就可以把米卡有錢的未婚妻卡德琳那搶到手裏。至於卡德琳那之願意在伊凡身邊,伊凡認為,卡德琳那並不愛他,只是因為她遭到米卡侮辱,於是轉而在他身上復仇。

伊凡不信上帝,認為上帝是被刻意虛構出來,用以欺騙那些因無信仰而感到徬徨、悲哀的人。一般人關心或是欲知未來死後的生命如何,伊凡認為這只是愚蠢的謎語,人類別想了解有無上帝,且根本沒有靈魂不死這回事,他在集會上公開聲明,根本沒有東西能使人們愛自己的同類,所謂「人愛人類」的那種自然法則是不存在的,世界上到目前為止,如果有愛,那並非由於自然法則,而是因為人們相信自己的不死。如果人們對於自己不死的信仰一經消滅,則不僅愛情,即連使世界生命繼續下去的一切活力,均將立即枯竭。不但如此,那時已無所謂的不道德,一切都可被允許了,甚至吃人肉的情事也包括在內。是以在他眼中,長兄米卡和父親費道爾之間的糾紛,乃是「一條毒蛇吞噬另一條毒蛇,兩人走的是一條路」,私生子司米爾加可夫則告訴檢察官,卡拉馬助夫兄弟之中,性格上最像父親費道爾的就是伊凡。不過,即使伊凡不信生命,對心愛的女人失望,不信宇宙間的秩序,甚至於深信一切都是無秩序的,可咀咒的,如魔鬼般的紛亂,然即使遭到絕望的、恐怖的打擊,伊凡還是願意生活,告訴弟弟阿萊莎:「我願意生活,所以我生活著,哪怕是違反了邏輯。即使我不信宇宙間的秩序,然而我珍重黏質的,到了春天舒展開來的樹葉,我珍重蔚藍的天,珍重一些人,對於他們,有的時候,你相信不相信,不知為什麼那樣愛著。」伊凡就是這樣痛苦地生活在矛盾之中,如此自我矛盾的個性,也可以說是真實的人性。

其實,主張無神論的伊凡,對於家庭的情感並未完全被他的無信仰和道德的犬儒主義所掩蔽。由於伊凡憎惡米卡,也不喜歡父親,明知米卡揚言要殺害父親,他卻選在這個關鍵時刻離開家,尤其司米爾加可夫受到他「世上無論什麼事情都可以被允許,不應加以禁止」的想法影響,進而殺害費道爾,伊凡得知真相後,為著要不要告發司米爾加可夫而內心掙扎不已。司米爾加可夫告訴他,父親死後,三兄弟至少可以得到四萬元,也許還更多些,但假使費道爾娶了格魯申卡,那麼婚後她立刻會將全部資產轉移到自己名下,所以三兄弟在父親死後恐怕連兩個盧布也拿不到。此外,如果米卡殺了人,便會被剝奪各種貴族的權利、職銜和財產,遣戍到遠方去,屆時父親遺下來他應得的一份財產,可以由伊凡和弟弟阿萊莎平分。因此在伊凡的潛意識裏,似乎就是希望父親被殺死。所以,伊凡自認成為司米爾加可夫弒父的間接兇手,此一想法成為他揮之不去的夢魘,終因內心複雜的扭曲而落得精神失常。

(五)么子阿萊莎

修道院的阿萊莎,二十歲,小同父異母的米卡八歲,比相同父母的伊凡小四歲,但阿萊莎跟米卡較為親近,反而覺得伊凡陰沉,彼此較為生疏。阿萊莎自小被遠親扶養,他純真、善良,一輩子信賴他人,凡事正向思考,不去評判他人的是非對錯,無論如何都不責備人家,甚至於一切都可以容忍,毫不怨艾,這種出自天性的不虛假,使得大家都愛他。他在功課方面永遠名列前茅,卻從不跳到第一名的位置上去。至於金錢,他完全不看重,宛如不食人間煙火,祇要有貲財落在他手裏,這時假使有人對他有所請求,他會毫不為難地交了出去,這點跟他的哥哥伊凡完全相反。中學還剩一年才畢業,他忽然想返鄉為母親掃墓,於是來到父親家裏,彷如走進齷齪的、淫慾的洞穴,童貞、純潔的他,在看不下去的時候,惟有默默地退出去,沒有一點點賤蔑或責備任何人的神色。漸漸地,連本來不會愛任何人的父親費道爾,竟也時常抱他、吻他了。阿萊莎去探望令父親費道爾和兄長米卡迷戀的格魯申卡,全然不介意她的壞名聲,寬容以待,讓她感受到,阿萊莎是第一個也是唯一憐惜她的人,不禁稱阿萊莎為天使。

掃墓之後不久,阿萊莎想進修道院,僧士們也肯接納,他鄭重地請求父親許可。費道爾認為,這是合適的機會,因為卡拉馬助夫一家人犯了太多的罪,阿萊莎這麼做正好可以替大家禱告,費道爾便同意阿萊莎去追隨修道院的長老曹西瑪。而阿萊莎之所以走上此一道路,祇是為了這足以代表他的心靈從黑暗掙脫到光明,再加上他本性誠實,不斷地追求真理,尋覓它又信仰它,更要求自己全心全力地投入,甚至於為此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阿萊莎可以說完全認同曹西瑪長老,深受其影響,希望自己將來也能夠像曹西瑪長老,如聖徒一般。

叛逆的伊凡不相信上帝,說全世界沒有一個人可以擁有寬恕的權利。阿萊莎則相信上帝,認為祂能夠寬恕一切,為了所有的人,所有的物,捨與了自己清白的血。當伊凡說,自己愛生命甚於愛它的意義,阿萊莎隨即告訴他:「一定是的。應該去愛,在顧到邏輯以前就愛,像你所說的那樣,一定應該在顧到邏輯以前,那時候我才能明瞭它的意義。這是我早就如此想的。你的事情已經做了一半,伊凡,取得了一半:你是愛生活的。現在你應該努力你的後一半,你便得救了。」

又,雖然米卡被判有罪,不過,阿萊莎相信米卡並未弒父,不斷地四處奔走,希望大家能夠相信米卡,取得諒解。最後,阿萊莎遵照曹西瑪長老生前的指示,自修道院回到人間工作,修長老加在他身上的功課,而不是去享受人間的快樂。由此看來,阿萊莎可說是最不像卡拉馬助夫的人了。

(六)私生子司米爾加可夫

另外一個是費道爾卡拉馬助夫的私生子司米爾加可夫,他是費道爾跟城裏的瘋女麗薩魏達所生,交由膝下無子的管家格里郭里夫婦扶養。他曾到莫斯科學習廚藝,成為一個不錯的廚師,留在家中幫忙。費道爾付給他的薪俸,幾乎整個花費在服飾和打扮上面,但他對女性就如同看待男性一樣的賤視。再者,司米爾加可夫天生有暈厥病,使他顯得憤世嫉俗。由於是私生子,司米爾加可夫內心十分自卑,從小祇要聽到「帶了零頭」的話,就會氣得撞牆。假使有人說他是下賤的人,沒有父親,是一個臭女人所生,他會與之決鬥。由於他的出身,因此憎恨整個俄羅斯。司米爾加可夫智識薄弱,有了些模糊的學問,但也被那些並不真正理解的哲學思想弄得糊里糊塗,還對一些講責任和義務的現代學說有所誤會。又,司米爾加可夫對於自己被看成僕人,內心深感不滿,他老是把自己的地位和主人的嫡子們相比,因而生出怨恨的心來,看到他們擁有一切的權利和遺產,他卻只是一個地位卑下的廚子。司米爾加可夫批評米卡的行為和智識,比任何僕人都差,既是窮光蛋又不會做任何事情,然而大家都予以尊敬,他看不出米卡比他好在什麼地方,因為米卡實在太愚蠢了。

司米爾加可夫思想深受伊凡影響,在米卡闖到父親家的暗夜,他發覺有機會拿走錢,然後嫁禍給米卡,這人性的貪婪,隨著可以不受懲罰的念頭,抓住了他的心靈,導致他突然起意殺害了費道爾。事後,他告訴伊凡:「我以前有一個念頭,就是帶幾個錢到莫斯科,或是到外國去,開始營生。這是我的一個幻想,特別是因為『一切都可以被容許』,這確乎是您教我的,因為您當時對我說了許多這類的話:既然沒有永恆的上帝,便無所謂道德,也就不必再需要它了。」不過,司米爾加可夫終因暈厥症及不敢面對司法而懸樑自盡,使得米卡百口莫辯,遭判有罪。

(七)卡拉馬助夫式的性格悲劇

由《卡拉馬助夫兄弟們》的人物塑造,可以看到宗教信仰對無神論的抗衡,以及唯物與唯心人生觀的對立,由於作者對人物性格的剖析及內心世界的挖掘與描寫,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曾稱讚其為「史上最偉大的小說」,指出《卡拉馬助夫兄弟們》書中的那些兒子們,是因佔有母親的潛在慾望而期盼父親死亡,此弒父與罪的主題,正好為弗洛伊德理論提供有力的依據。無論如何,《卡拉馬助夫兄弟們》深刻呈現人性的善與惡,將之視為一本「人性解剖學」亦未嘗不可。

誠如司米爾加可夫所言,費道爾和他的孩子們全是瘋子,有著「卡拉馬助夫式的性格」,諸如好色、瘋狂、粗魯、貪婪、殘忍、剛愎、卑鄙……等,唯獨在幼子阿萊莎身上卻完全看不到,跟卡拉馬助夫家裏的其他人形成強烈對比。正因卡拉馬助夫一家父子的特殊個性,導致或死或瘋的家庭慘劇。幸好杜思妥也夫斯基筆下塑造了虔信上帝、仁愛為懷、靈魂向上,具有崇高情操的阿萊莎,還安排阿萊莎在故事中幫助了伊留莎等這一群小學童,總算為充滿陰暗的《卡拉馬助夫兄弟們》帶來一絲光明的希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