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作家伊德方索‧法康尼斯(La catedral del mar,1981-)處女作《海上教堂》,以十四世紀的巴塞隆納為故事背景,融合了中古時代加泰隆尼亞的歷史及事件,凸顯巴塞隆納知名聖母教堂的崇高地位,加上貫穿其間的主角亞諾,構成這一部充滿娛樂趣味的歷史小說。

(一)敘事峰迴路轉

亞諾的父親柏納是加泰隆尼亞王國的農奴,娶妻之日,柏納眼睜睜看著封主巴耶拉循例行使其特權,奪走新婚妻子芙蘭希絲卡的初夜,自此芙蘭希絲卡與柏納之間有著無法解開的心結。幸好芙蘭希絲卡生下的兒子亞諾跟柏納一樣,右眼旁邊有彎月形胎記,柏納因確認亞諾的血緣而高興,未料封主夫人卡德琳娜生子,芙蘭希絲卡被迫去餵奶,無法妥善照顧兒子亞諾,更因去探視兒子時每遭衛兵輪暴,只好任由亞諾在朽木堆裏與死亡搏鬥。柏納得知,以鐵棍擊中看守亞諾的少年,攜子逃亡至巴塞隆納投靠胞妹賈孟娜和妹婿卜葛勞。柏納父子寄人籬下,飽受輕視,亞諾更因與表姊弟於聖誕夜出遊,被誣陷導致表弟賈蒙落水病死,不被卜家諒解。在巴塞隆納住滿一年又一天,柏納依法成為自由公民,但賈孟娜不幸過世,柏納父子頓失依靠,備受卜家繼母伊莎蓓欺凌。當巴塞隆納發生饑荒,引起人民暴動,購買不到糧食的柏納,不滿犯人免受飢餓之苦,孩子卻吃不飽,他在群眾面前慷慨陳辭,使自己成為街頭暴動主嫌,終被處決。亞諾不忍父親遺體吊在廣場示眾三天,他和認養的弟弟卓安,趁暗夜設法焚燒父親遺體,以免慢慢腐爛。

自小缺乏母愛,又失去父親,無依無靠的亞諾離開卜家,在聖母教堂艾柏神父幫助之下,加入當地搬運工的「大力士工會」,得以自食其力,這時亞諾才十四歲;比亞諾小兩歲的弟弟卓安亦早在柏納在世之時,由艾柏神父安排入學。兄弟倆都將聖母瑪麗亞當作自己的母親,藉以獲得心靈的慰藉。亞諾住在好心人貝雷家,未久,亞諾與新房客製革匠賈士鐸美麗的女兒雅萊迪思一見鍾情,乃至慾火焚身,他請艾柏神父出面代為提親,賈士鐸一心想把女兒嫁給貴族,以亞諾是卑微的搬運工而拒絕其求婚。結果,賈士鐸也只是將女兒雅萊迪思嫁給死了妻子的製革老師傅,老夫少妻的婚姻生活令雅萊迪思痛苦不堪。四年後,亞諾十八歲,身強力壯,與雅萊迪思相逢,重燃情慾之火。隨後,亞諾娶大力士工會代表巴托羅莫之女瑪麗亞為妻。弟弟卓安亦正式成為方濟會教士,因提醒貝德羅國王使其避免踏入敵對的馬約卡海默國王設下的陷阱,獲得貝德羅國王賞識,加入道明會,得以深入研讀神學。又,亞諾對雅萊迪思念念不忘,與溫柔的妻子瑪麗亞之間並無激情,未生子女。其間,雅萊迪思不斷與亞諾偷情私通,亞諾無法拒絕青春肉體的誘惑,卻又為著悖德而內心矛盾、掙扎。於是,亞諾毅然從軍,藉以擺脫雅萊迪思的糾纏;同時欺瞞妻子,從軍是因為向聖母許願,希望能因此賜給他們一個孩子。詎料雅萊迪思離家出走,欲尋找亞諾,途中不幸遭到性侵,終而淪為老鴇芙蘭希絲卡旗下的妓女。亞諾打鬥出色,被拔擢加入御前軍。芙蘭希絲卡得知亞諾是其子,不願母子相認,使兒子蒙羞;並設法阻止雅萊迪思與亞諾見面,騙雅萊迪思說亞諾已與他人決鬥而死。

戰事告一段落,亞諾回到巴塞隆納,妻子瑪麗亞因瘟疫而失去性命,亞諾深感自責。當時,一般民眾認為瘟疫是猶太人所造成,掀起反猶太人的騷亂,深具人道精神的亞諾,救了受迫害的三個猶太小孩和一位阿拉伯奴隸,其中二名猶太小孩的父親哈斯戴為成功的生意人。哈斯戴為了報答亞諾救其子女之恩,帶引亞諾做生意,成為貨幣兌換商,特派善於投資理財的阿拉伯奴隸撒哈特從旁協助,使其事業蒸蒸日上,成為富豪,接收了令他痛恨的卜家財產,一洩心頭之恨。當大力士前輩雷蒙夫婦雙雙死於瘟疫,留下幼女海兒,在神父提議之下,亞諾收養了海兒。當亞諾與弟弟卓安分開十三年之後重逢,海兒十四歲,正值少女懷春,愛慕著亞諾,三十三歲的亞諾卻渾然不知。卓安一再撮合海兒與其他人的婚事,未獲海兒同意。

(二)娶國王養女鑄成悲劇

加泰隆尼亞王國與卡斯提亞王國作戰,亞諾出錢出力,立下大功,加泰隆尼亞國王貝德羅三世見亞諾單身,乃將擁有男爵夫人封號與封地的養女愛麗諾許配亞諾,即使亞諾不願意亦無法拒絕。婚後,愛麗諾因亞諾是農奴出身而輕視他,亞諾亦立誓不再對亡妻瑪麗亞以外的女人動心,兩人的夫妻生活有名無實。當愛麗諾希望生子以取得亞諾財產,遭亞諾拒絕而憤怒不已,認為海兒才是亞諾不肯與之肉體接觸的主因,於是尋求與卓安共謀,迫使海兒離開亞諾。卓安鬼迷心竅,同意與愛麗諾合作。愛麗諾找來債務纏身的騎士彭茲,要他綁架海兒並予強暴,再宣稱他深愛海兒,欲娶海兒為妻,加上卓安強力遊說,一個被綁架、玷污的女孩子如何能幸福?使得監護人亞諾同意此一婚事,騎士彭茲亦逃過一死。從旁協助亞諾的阿拉伯好友撒哈特為亞諾不能與海兒結合而痛心求去。弟弟卓安良心不安,於是離開巴塞隆納,出任邊區的宗教法庭法官,以辦案凶狠著稱。

海兒他嫁後,亞諾依然拒絕與愛麗諾履行夫妻的義務,愛麗諾不滿之餘,聯合亞諾的仇家封主之子喬默‧巴耶拉、卜家第二代卜賀倪向宗教法庭舉發亞諾的罪行,包括信仰猶太教成了異教徒、在處決異教徒現場擁抱猶太女子、惡言侮蔑宗教、放火焚燒父親屍體等,亞諾被宗教法庭囚禁下獄,財產也遭查封。亞諾陷入險境,弟弟卓安十分後悔害了向來愛護自己的兄長,為了贖罪,他去找海兒,說出綁架的真相,承認自己是造成亞諾與海兒不幸下場的罪魁禍首,海兒完全無法原諒卓安。海兒的丈夫騎士彭茲早在婚後不久隨國王出征而猝逝,這時她和卓安回到巴塞隆納營救亞諾,遇見亞諾的生母芙蘭希絲卡、初戀情人雅萊迪思和阿拉伯好友撒哈特。芙蘭希絲卡既為老鴇,依然不與亞諾相認以免兒子丟臉;雅萊迪思看開了,自動退讓,希望海兒好好照顧亞諾。撒哈特四處奔走,利用國王與教廷之間的矛盾與對立,加以亞諾擔任海洋領事深受民眾愛戴,終使覬覦亞諾龐大財產的宗教法庭大法官艾摩力不得不接受撒哈特預留的巨款,釋放了亞諾,只以亞諾對宗教發言不當而定罪,處以每週日披上悔罪衣站在海上聖母教堂前示眾,為期一年。亞諾得知自己被最親愛的弟弟卓安背叛出賣,包括參與愛麗諾的綁架計畫、透露他放火焚燒父親遺體之秘密,亞諾傷心欲絕。卓安無法面對自己所犯的罪過,乃與愛麗諾同歸於盡,以求解脫。

獲釋後,亞諾感謝聖母保佑,與海兒有情人終成眷屬,育有一子,兒子跟他一樣,右眼上方也有個彎月形的胎記。由於事業有成,亞諾不斷贊助海上聖母教堂,教堂遭祝融與地震肆虐、破壞,他捐資重建,使海上聖母教堂成為全民教堂而不居功,為巴塞隆納居民所尊崇。當聖母教堂最後一座,也是最接近教堂大門的拱心石終於完工,時為一三八三年,兒子十三歲,亞諾六十三歲,他對聖母滿懷著感激之情。

(三)自由的追求與人道精神

亞諾父親柏納飽嚐社會的不公不義與身為農奴之苦,甚至於新婚妻子的初夜竟為封主「理所當然」地奪走,成為他心中永遠無法抹去的痛。逃亡之後,備受欺凌而忍氣吞聲,只為將來有機會成為巴塞隆納的自由公民,他比任何人更努力勤奮。柏納告訴亞諾:「當初我帶著你放棄家鄉的一切,就是為了讓你可以自由過一輩子。我放棄了艾斯坦優家族幾個世紀以來世代傳承的土地和祖產,就是希望你不必再像我以及我的父親、祖父那樣受人奴役……現在,我們居然又陷入同樣的處境,被那些所謂的貴族狠狠踩在腳底下,但是,不一樣的是:現在,我們可以拒絕受人欺凌的命運。孩子,你要學會善用自由啊!那可是我們付出昂貴代價才得到的。」詎料成為自由人以後,柏納因為不滿社會的不公,激動之下成為饑荒暴動的一分子,結果被逮捕處決。亞諾看在眼裏,心心念念跟隨父親追求自由的腳步,堅信人人生而平等,每個人本來就是自由的,亞諾身體力行,可以說充滿了人道精神。

亞諾從軍報效國王,捍衛國家,身強體壯受到重用,卻成了殺人不手軟的殘忍劊子手、焚燒農民穀倉的盜匪,亞諾發現,軍人只是讓貴族玩弄的東西而已,這是毫無意義的戰爭。亞諾內心矛盾痛苦,連聖母也撫慰不了他心靈的創傷,他不禁問聖母:「母親啊!妳為什麼要讓這麼多悲慘的遺憾發生呢?」

當亞諾成為貨幣兌換商與生意人,他本乎良心,拒絕從事高利潤的奴隸買賣;不理會助手撒哈特的反對,借錢給大力士和窮困求助的人。與國王的養女愛麗諾結婚後,並不是忙著接待到城堡來進貢諂媚愛麗諾的其他貴族,而是探訪了住在他領地範圍內的農奴。然後,他藉機解除農奴悲苦的命運,宣布禁止封地內有任何不公平、不合理的虐待情事發生,諸如廢除封主繼承農奴財產的權利,即使農奴發生婚外情,封主不得因此繼承農奴的半數財產;已婚無子女的農奴去世,封主不得接收其財產;也廢除封主得以享有農奴新娘初夜的權利;所有的婦女和母親,有權拒絕為封主的兒女哺乳、幫傭、免費幫封主耕作農地……等,而且鄭重宣布,大家都自由了!說:「你們是農民,但是你們不再是土地的奴隸了!還有你的子子孫孫,從此不再是奴隸了。」農民即使依舊生活貧困,卻已免於封主虐待的夢魘。亞諾此舉引起貴族公憤,向國王要求討回公道,不過,亞諾有恃無恐,因為國王積欠許多貸款,絕對不會對他所宣布的禁令有任何意見。

亞諾擔任海洋領事,總會親切地和纜繩匠閒聊片刻,藉此了解他們的經濟狀況,因為纜繩匠生活安穩,自然能夠安心工作,對於船隻的安全也更有保障。大家一致公認他裁決公正,獲致所有在海上討生活的人所敬愛。後來亞諾遭舉發囚禁,由於他贏得民心,也讓宗教法庭感受到巨大壓力,不得不釋放他。

看到猶太人備受基督徒迫害,亞諾深為同情,諸如猶太人被指褻瀆聖餅,亞諾駁斥宗教法庭大法官,猶太人對這世界做了什麼?難道他們為此付出的代價還不夠嗎?生長在今天的猶太人要悔改什麼?那是已經過去的歷史,現在的人有何罪過?猶太人擁護自己的觀念和信仰,就跟基督徒一樣。信仰虔誠的亞諾為猶太人爭取公道的言詞,充滿人道精神,卻被宗教法庭大法官視為異端邪說,豈不諷刺!

(四)宗教情懷及其他

此書以「海上教堂」為名,乃因主角亞諾將聖母當作自己不曾謀面的另一個母親,並在教堂中獲得精神上的救贖。亞諾的母親遭霸道的貴族奪去寶貴貞操,淪為封主城堡裏的廉價妓女,父親柏納帶著亞諾逃亡巴塞隆納,等到諾亞懂事了,柏納告訴他,所有失去了母親的孩子,上帝又給了另一個母親:聖母瑪麗亞。又說,瑪麗亞在天上,也在某些教堂裏,信徒不但可以透過鳥兒跟她說話,也可以到教堂裏去跟她聊聊。於是亞諾和父親認養的弟弟卓安天天去聖母教堂報到,教堂的一切都讓他們兩眼閃爍明亮的神采。他們為搬運教堂興建用石塊的大力士們送飲水,看著海上聖母教堂逐日攀高尤其快樂,進了教堂,他們總要恭恭敬敬地向聖母祈禱,將心中的憂傷都向慈悲的聖母傾吐,亞諾深信,微笑的聖母雕像的確聽見了他的祈求。卓安說,聖母都不願跟他說話,信仰虔誠的亞諾告訴弟弟:「她會在晚上告訴你的,當你睡著的時候,她會派一群飛鳥帶著訊息來找你。」亞諾心中對聖母說道,卓安的母親過世了,希望她成為他的母親,亞諾不介意和卓安一起分享她。後來,卓安進一步研究神學,選擇一生奉獻給基督教,亞諾則加入大力士工會,為興建教堂搬運石塊,全心全力奉獻;事業有成之餘,不斷地捐助聖母教堂,認為自己的擁有,都是聖母所賜,這座神殿象徵著亞諾生命中的一切,亞諾為養女海兒仔細介紹聖母教堂之美:「這些彩色玻璃把戶外的地中海陽光都變成鮮活明亮的色彩了,紅光、黃光、綠光……還有你看不見的白光和藍光。因為太陽的位置在天空持續移動著,教堂裏的彩色光線每個鐘頭都不一樣,而石頭呈現的色調也時時變化著……這座教堂,每一天、每小時都是嶄新的殿堂,雖然石塊是死的,但陽光是活的,因此,教堂每天都能展現新貌;絕對沒有重複的光影!」聖母教堂在心目中是如此之美麗與崇高,對於他跟所有沿海區居民來說,意義何其重大。

《海上教堂》對宗教亦有所批判,諸如柏納的父親談到教會的不公不義,說修士們、神父們、主教們……等神職人員,他們和壓迫農民的貴族封主都是一丘之貉!又謂,絕對不要信任那些口口聲聲說自己信仰上帝的人,他們的談吐非常有深度,但你永遠聽不懂他話中的涵義,他們總是一副慈悲為懷的模樣,總是說著要救贖大家的罪惡和誘惑,事實上,對大家早有成見。亞諾長大後同樣見識到教會的富有及唯利是圖,如城裏大部分的房子都歸教會所有,財產所有人是主教或是其他教會高層;再如教會規定基督徒不能靠借錢賺利息,因為利息並非靠勞力賺取的利潤所得,實際上基督徒們還是有公然借貸的行為,借錢給他們的是國王、貴族或騎士,而且必須付利息;這時教會認為,這些高利貸的利潤所得將作為戰爭用途,所以收取利息是合法的。甚至於宗教法庭,准許以付款來抵罪等等,亞諾不禁向聖母質疑,這些教會的惡質修士們,真是聖母派來世間的代表嗎?然大抵言,《海上教堂》透過亞諾所呈現的宗教情懷,在在使全書散發洗滌心靈的崇高之美,形成全書主要的內涵語碼(Connotative Code)及意義結構,提高小說的藝術價值。

《海上教堂》的外部敘事時間長達六十餘年,情節峰迴路轉,巧合性高,充滿傳奇色彩,人物塑造偏於誇大,在商業與藝術之間,其意圖明顯傾向於商業、通俗,固然力求閱讀的趣味性,不讓人感到無聊,更躋身西班牙暢銷書排行榜,但論者將之譽為「史詩般小說」,乃至於與馬奎斯《百年孤寂》相提並論,未免言過其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