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78487_10210050820181449_1398128303640557416_n.jpg

兒童詩(簡稱童詩)是用精鍊而富有節奏感的文字,以詩的形式,寫出動人的情感、美麗的想像、生動的意象與美妙的意境,而且它是以兒童為主要對象,創作者須使用兒童的語言,描述兒童的生活經驗,記錄兒童的感情意識,其一切動機皆因兒童而起,一切目的也是為兒童而完成。透過童詩,兒童懂得了文字的運用、感情的表達、思想的呈現,啟迪了想像力,乃至陶冶真善美的心靈。一首真正成功的童詩,兒童一定樂於閱讀,不但從中得到閱讀的喜悅,更從中得到莫大的助益。

童詩不只是指兒童本身所寫的詩,它還包括大人寫給兒童看的詩。由於兒童本身文字駕馭能力、生活經驗的欠缺,以及思想的不夠成熟,其作品即使想像特異突出,卻很難具有文學價值,所以大人為兒童寫的詩才是童詩的主流,也比較可能具有真正的文學價值。

創作兒童詩首須注重「童趣」,不論是思想或感情,都必須饒富趣味,每一為兒童寫詩的作者應有此自覺,否則無法引起兒童閱讀興趣,這首詩的創作就全然失去了意義。

內容方面,童詩應有明確的思想和動人的情感。如果沒有明確的思想,不能言之有物,即使音韻再生動流利,意象再新鮮有趣,仍可能流於平庸膚淺,無法令人咀嚼回味,失去其永恆性。詩也是情感的產物,如果沒有動人的情感,必然引不起讀者的同情和共鳴,也就不能算是詩了。

形式方面,童詩的繪畫性和音樂性,猶如二大支柱,缺一不可。在發展繪畫性上,要用簡樸易懂的文字發揮想像力,以生動的意象,化無形為有形,變抽象為具象,把心中的思想或情感清楚明白地表達出來;而語言是有音樂性的,童詩尤其講求自然和諧的音韻和流利愉快的節奏,這可經由分行、標點、分段、排列、諧韻來完成。在不損害思想和感情的大原則下,押韻之美,無庸置疑,但得求其自然,否則勉強為之,反而以詞害義,弄巧成拙。

兼顧了童詩的內容及形式,使人在閱讀時,只注意到它的內容,而未感覺到形式的存在,那麼這首詩可以說是達到最高境界了,不見斧鑿之痕,只見其詩之美,這應是「為兒童寫詩」的創作者所追求的最終目標。

遺憾的是,時下童詩數量雖多,卻往往存在以下缺失:

一、思想、情感不足,流於平白膚淺:有些童詩只是笑話、謎語、想像或散文的排列。徒有童趣,錯把趣味當作詩的全部;只是單純的想像組合,缺乏明顯的主題;或者用散文直接記敘、分行,失卻了隱喻、暗示所營造的意境,使得詩味全無,欠缺內涵,流於膚淺平淡。

二、為押韻而押韻,失去詩的本質:童詩固然重視聲音的律動和諧,但許多童詩過度追求音樂性,刻意排列、押韻,力求形式整齊,與童謠無異,忽略了詩的本質,顯得極不自然,有如削足適履,可謂過猶不及。

三、題材不夠寬廣,視野有待開拓:依目前童詩發表的狀況言,描寫事物的詩很多,敘述生活的詩很少;借物抒情的詩很多,純寫心理的詩很少;描述現實的詩很多,發揮想像的詩很少。所以童詩予人局限在框框的同質感。當前童詩若要有所突破,非得先打破題材的框限不可。

創作童詩曾被誤導為應該「寫得像孩子寫的一樣」,這一誤導使童詩創作淪為毫無文學價值的「模仿孩子寫詩」。所幸此一錯誤觀念已被導正過來,如今由於大人不斷加入為兒童寫詩的行列,不但捕捉兒童的生活情趣、經驗、感受而記錄下來,也寫下自己的童年情景。但更重要的,應是成人要能以成人的感受作詩,多加注意文字及表現技巧,使兒童理解、領會其味,如此必可有效開拓童詩的題材,為童詩創造更大的空間。

最後,希望有志者多多嘗試「為兒童寫詩」,抒之以情、言之有物以外,兼顧童詩的繪畫性和音樂性,以期不只是兒童樂於閱讀,連大人也可以欣賞不厭,如此對童詩在文學價值上的提升,必有積極的貢獻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