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活在世上,無不追求快樂人生。但生老病死終不可逆,難免讓人感傷。王羲之〈蘭亭集序〉感懷「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而「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李白亦於〈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有「浮生若夢,爲歡幾何」之慨,歌曰「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奉勸世人把握時光,盡情享受人生。
義大利名片《地中海樂園》有一幕令觀眾印象深刻。二戰期間,一群義大利士兵的船遭英軍擊沉後,漂流到附近的小島避難,他們遠離戰事,逐漸和居民融洽生活。直到無意間獲知戰爭已經結束,大家一起慶祝即將歸鄉。但晚宴結束,那種曲終人散的感覺,卻又讓士兵們感到歡樂之後的哀傷。其實,這不就是人生嗎?
人的壽命有限,總是要死的,當認清這一點,體悟到人生之不再,這讓我們感到悲哀,卻也使得我們保持清醒,有了那種接受惡劣遭遇的準備,心裏因此獲得平靜,於是調整生活,在現實環境之下,儘量地享受物質上和精神上的滿足,過著快樂的生活。世界正是一席人生的宴會,等著我們去享受。勇敢地面對現實人生,才能夠使我們獲得真正的快樂,
此外,文學大師林語堂深諳生活的藝術,認為没有金錢也能享受快樂的生活。關鍵是須有豐富的心靈,有簡樸生活的愛好,對於生財之道不大在心,這樣的人,才有資格享受悠閒的生活。此應可為追求快樂的世人,帶來些許人生啟示吧!
──原刊2025年4月10日《國語日報》文藝版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