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村上春樹研究 (34)
- Aug 28 Mon 2023 11:38
孤獨與和解──談村上春樹〈偶然的旅人〉
- Jan 30 Wed 2019 17:07
霸凌與盲從的批判──談村上春樹〈沉默〉
- Jun 20 Wed 2018 20:15
馬克吐溫、托爾斯泰、村上春樹和諾貝爾獎
- May 16 Wed 2018 15:56
就照自己的方式寫吧!──村上春樹《身為職業小說家》雜記
‧《身為職業小説家》一書,是村上春樹(1949-)對身為小説家的自己,和對自己是小説家的這件事,重新有系統地思考,並適度俯瞰,將自己身為小説家走過什麼樣的路,以什麼樣的想法走到現在,具體地、實際地記錄下來,與讀者分享。大抵而言,算是類似私人演講稿般的自傳性隨筆,並非架構嚴謹的小說理論書籍。
- May 16 Wed 2018 11:23
充滿現代時尚感──談村上春樹的數字修辭
- May 15 Tue 2018 14:38
善惡的對立象徵與反思──談《刺殺騎士團長》
- May 14 Mon 2018 15:50
心靈的封閉與開放──談《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 May 13 Sun 2018 22:52
愛情神話的篤信與實現──談《1Q84》3
- May 13 Sun 2018 17:58
成人的愛情童話──談《1Q84》1、2
村上春樹(1949-,むらかみ はるき,Murakami Haruki)於2009年問世的《1Q84》,再度掀起文學熱潮,此雖是向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1903-1950)反專制政權的小說名著《1984》致敬,然除了敘事中略為提及喬治‧歐威爾外,《1Q84》和《1984》並無直接關聯,而其敘事結構固然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但神秘的劇情充滿荒誕色彩,依然相當「卡夫卡」,讓這部小說如謎一般,讀者恐怕無法完全理解。簡言之,村上春樹《1Q84》寫的是一則未完的成人愛情童話。
- May 11 Fri 2018 14:13
都會男女的孤單與悲哀──談《黑夜之後》
- May 06 Sun 2018 15:07
探尋自我的存在與價值──談《海邊的卡夫卡》
- May 03 Thu 2018 18:43
永遠活在夢世界──談《人造衛星情人》
- May 02 Wed 2018 17:50
堅持追求幸福人生──談《發條鳥年代記》
- Apr 30 Mon 2018 19:19
提升可讀性與藝術性──談《國境之南、太陽之西》的象徵符碼
人的思想都有結構的概念,其間的系統亦隱然可見,依結構主義的觀點,作品裏某些字句與描寫雖是具體的呈現,但往往隱含某些意義,把這些有意義的文字或描述組列之後,它們便會共同指向比較抽象的意義。有「80年代文學旗手」之譽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喜歡運用記號或符碼,賦予作品象徵性,其長篇小說《國境之南、太陽之西》之象徵符碼運用,相當引人深思。
- Apr 17 Tue 2018 22:40
人生的虛無及其象徵──談《國境之南、太陽之西》
- Apr 17 Tue 2018 11:26
追求幸福的怪誕方式──談《舞‧舞‧舞》
- Apr 16 Mon 2018 17:15
孤獨、失落與悲哀──談《挪威的森林》之象徵符碼
人的思想都有結構的概念,其間的系統亦隱然可見,依結構主義的觀點,作品裏某些字句與描寫雖是具體的呈現,但往往隱含某些意義,把這些有意義的文字或描述組列之後,它們便會共同指向比較抽象的意義。有「80年代文學旗手」之譽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就喜歡運用記號或符碼,賦予作品象徵性,而眾多村上迷最愛、最暢銷的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之象徵符碼,說中了現代人內心某些隱微幽深的部分,引人深思、反省。
- Apr 15 Sun 2018 07:25
陰鬱與朗亮的對照──談《挪威的森林》的直子與綠
- Apr 13 Fri 2018 13:45
現實與潛意識的對立糾葛──苦讀《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
- Apr 08 Sun 2018 09:30
日本現代化的反省與批判──談《尋羊冒險記》的象徵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