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getImage.jpg 

(一)重作馮婦

  深入挖掘人性的小說,總是讓人百看不厭。可是,這樣的小說近來並不多見,許多新世代作家一味求新求變,在小說技巧上竭盡心思,幾乎是在「玩」小說,玩花樣玩過了頭,反而令人眼花撩亂,壞了讀者胃口,不是讀不下去,就是好不容易讀完之後卻又悵然若失,覺得內容沒有值得回味之處,似乎把閱讀的時間給浪費了。

  新世代小說在人性的挖掘方面之所以欠缺,當然與著者人生閱歷不足、思想不夠深刻有絕對關聯,或許再給予所謂「新人類」作家一些時間,將來我們就可能讀到讓人感動、振奮的好小說吧!然而弔詭的是,當年的新銳作家,如今閱歷豐富了,人生也經過諸多磨難,應是足以交出傑作的時候了,可惜生活的重擔往往沈壓得令作家們為稻粱謀而一一封筆,真是無奈復又遺憾呀!在這樣的大局勢下,一度停筆的荊棘繼《荊棘裏的南瓜》及《異鄉的微笑》二本散文之後,出版了她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蟲及其他》(臺北:爾雅),益發彌足珍貴。更值得一提的是,《蟲及其他》各篇無論篇幅或長或短,都在挖掘、探討人性的眾面,令讀者深思回味,充分證明「薑還是老的辣」。

(二)技法中規中矩

  荊棘的短篇小說,其特色在於文字清新平實,以中規中矩的技法,深入探討人性與人生,而且將焦點集中在親子、夫妻之間。

  〈人到老年〉中,安老園裏自嘆「人老了,真沒有意思」的陳老 和王老 太太成為相互扶持生存下去的力量,不料竟遭到雙方子女莫名其妙的反對,而打消結婚念頭。後來這對老人快被拆散之前,二人在同一房間內「自然死亡」,女的心臟衰竭而死,男的繼而心臟病暴發而亡,享受了把死亡掌握在自己手上的那分難得的幸福。透過這對「現代的羅密歐與茱麗葉」,荊棘把人子「好面子」的自私,赤裸裸地剖現在大家眼前,令人內心為之隱隱作痛。

  〈吉兒之死〉寫的則是為人父母的「自私」。當年父母仰望而不可得的,都要在子女身上補償下來,於是過度的關心子女,甚至變成是在操縱子女的命運,完全未顧及子女「內心承負的重擔」,結果那想要追尋自己目標的子女必然激烈反抗,親子間的衝突是免不了的。不過著者在親子雙方都吃足苦頭,得到教訓之後,讓彼此取得諒解,讀者也為之鬆了一口氣。

  份量較重的〈繼承者〉,有著親子之間的種種複雜與矛盾,女兒對父親的拋棄生母而跟大部分開國元老一樣的「一夫多妻」,耿耿於懷,無法諒解。女兒痛恨時代社會的不平等,感嘆「眼中如是偉大的父親,也逃不出人性的枷鎖,讓她深深地意識到人性的不完整,人生的無可奈何」。她選擇了離開臺灣,偶爾才應同在美國居住的母親要求,回臺灣看父親-也就是代母親看父親,讓父親聽母親的消息。這當然不是愉快的旅程,因她已和臺灣的家「格格不入」。父親一直到彌留之際,才獲得回臺奔喪的女兒所諒解。這時,女兒終於與過去妥協、和解,發現到「她是命中注定的父親和母親的繼承人」。看得出來,著者最後是以悲憫的態度來處理親子之間的關係。

(三)嘲諷夫妻關係

  《蟲及其他》一書,對於夫妻之間則有較多的嘲諷。

  〈每四個女人中〉,由於妻長了子宮瘤,只好手術割除子宮,丈夫卻因此有「無能完完全全地占有」對方的遺憾;妙的是,當丈夫發現外遇對象,竟跟妻一樣也是「失去子宮的女人」,他內心的遺憾就更加深一層了。後來丈夫終於得以和另一擁有子宮的店員在一起,他恍惚之中,真有份征服者的滿足,不料女店員懷了他的骨肉,做丈夫的這才發現尾大不掉,自己已陷於原以為被自己占有的子宮,掉入深邃無底的黑洞,真是哭笑不得!

  〈七年之癢〉的丈夫在外面有了女人,原先的糟糠妻不能忍受丈夫之欲享齊人之福,下定決心,提出分居要求。半年後,妻度過痛苦難熬的階段,找回了自信,做丈夫的反而夾著尾巴回來,苦苦哀求挽救這個婚姻,讀來令人會心一笑。

  〈仙伯母的隱秘〉寫父母離婚時彼此的態度對子女成長過程的重大影響。同樣是離婚,一家是充滿仇恨地說對方壞話,想把孩子接到自己這一邊,結果是把孩子美好的童年摧毀了。另一家則認為彼此愛好和個性完全不同,生活在一起會十分痛苦,離婚是唯一的路,離了婚,孩子無法和父親生活,但常有機會相聚往來,讓孩子漸漸了解父母不能共同生活的原因,同時也得到父母雙方的愛,擁有了幸福的成長歲月。著者對於婚姻的寬容,讀者內心當有滿溢的感動。

(四)人生的體悟

  荊棘寫各種親子之情、夫妻之愛,對於人性有嘲諷、有同情,而對於人生的體悟之深,莫過於〈蟲〉。這篇散文體的小說,無疑是全書最重要的作品,思想的深度最為可觀。著者由木塊的蛭蟲一生未能破壁而出,見到天日,只是發出吱吱的哀音,終而生在木板裏,死在木板裏,聯想到「我們都是蟲」,以為眼前的空間就是整個世界、整個宇宙,殊不知天地之大,不是我們所能想像,「如果你是一隻蟲,而不知道自己是一隻蟲,那就罷了,反正蟲的日子也就是這個樣子,好不到那裏去,也沒壞到那裏。生活不過是這麼一回事。」

  問題是,如果你是一隻蟲而知道自己是一隻蟲的話,那麼情何以堪?日子要怎麼過下去呢?「我們總以為我們會永遠年輕,我們總還有時間;我們明知人遲早總會死,但是我們很難理解到死亡會掉到我們的身上。」這是〈蟲〉這篇小說的篇旨,對所有渾渾噩噩生活著的人來說,有如暮鼓晨鐘,具有警醒作用。於是,著者開始從俗務中跳脫出來,作一點自己想作的事,一些多年積陳下來沒有時間去作的事。而且發現,作這樣的抉擇,一點也不難,很快地眼前陽光變得如此燦麗,天空變得多麼寬闊!找到人生的方向,可謂人生至樂!〈蟲〉全文不過六千字,卻承載如此龐大的主旨,探討這般深刻的人生命題,而且舉重若輕,誠屬不易!

(五)以思想內涵取勝

  一度停筆的荊棘,重作馮婦,出手不凡,再次為愛書人帶來《蟲及其他》這樣值得一讀再讀、耐人尋思的短篇小說集。荊棘規規矩矩地寫小說,不譁眾取寵,不在形式上玩花樣,用心地刻劃小說人物,探討人性與人生,以豐富的生活經驗和深刻的思想內涵取勝,相較於新小說的「華而不實」,尤其令人激賞!只可惜全書不到一八○頁,感覺才一會兒工夫就翻到最後一頁,真是意猶未盡呀!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荊棘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喬桑 的頭像
    喬桑

    喬桑の文藝錄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