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45922_2517537781603746_4724593368540119040_n.jpg

愛的小箋」原稿裝訂成冊

大學時代,祝豐師於「詩選」課堂上曾分析評介30年代的小詩,對於小詩以一馭萬、以少勝多、寓繁於簡、由博返約的特色,記憶猶深。至於當代詩人之中,商禽、渡也和夏宇的小詩,如商禽〈眉〉:「只有翅翼 / 而無身軀的鳥 / 在哭與笑之間 / 不斷飛翔」;渡也〈懺悔〉:「她走了 / 整個早晨 / 候車室空著的椅子都是我 / 揮手時的眼神」;夏宇〈甜蜜的復仇〉:「把你的影子加點鹽 / 醃起來 / 風乾 / 老的時候 / 下酒」,莫不意象鮮明,精采迷人,足以咀嚼回味不已。

一直是喜歡詩的,許多的思想和情感不知如何表達時,靠著詩來傳達,是少數可行的方法之一,愛情更是如此。

詩為最精鍊的文字,嘗試以最少、最優美的文字表現出最豐富的內涵,抒寫生活情感,傳達哲學思想。詩不允許如散文那樣散漫、拖沓,絕對要求精鍊,宛如沙裏的黃金、岩裏的鑽石,一字一詞使用時,都可以清楚感覺其意念、韻味的微妙與不同。好詩也往往能夠直接打動心靈,引起共鳴,甚至於啟發讀者的思想,勝過千言萬語的道德教訓,其威力之大,影響之深,遠超乎想像。

回顧文學發展史,新詩由格律詩中解放出來,它可以說是「沒有形式」,全然自由,不論字數、行數、段落、用韻……等都沒有規定,所以它是最簡單同時也是最不容易掌握的文學形式。寫新詩,比起寫散文或小說都需要更大的才情,寫詩是莊嚴、偉大的事。多年以來,我始終欣賞著詩人們在文學上多樣的追求與創造。

然而中學時期,正值1960年代,新詩因為在精神上接受了西方現代主義及極端的個人主義,現代派詩人為了抗議物質文明帶來的罪惡與絕望,逃避現實,叛逆一切創作規律,拋棄傳統的「描寫」,代之以前衛的「表現」,運用各種荒誕的、隨意的形式主義手法來寫詩,主要以暗示、隱喻等手法,表現內心世界靈與肉、生與死、罪惡與神聖之間的矛盾、衝突,其所運用的語言乃是解構傳統的樣式,破壞文法,鑄造語字,甚至於主張故意切斷詩文的內在聯繫。現代派這種不合邏輯的語言表現,隱晦難懂,讓人在欣賞上不得其門而入,難以真正進到新詩的世界,每每產生嚴重的挫折感,乃至於敬而遠之、退避三舍。

幸好到了1970年代初期,臺灣文壇開始以客觀的態度、冷靜的文字,剖析玩弄語言以掩飾內容貧乏、空虛的新詩,使得詩人們自覺、反省,逐漸擺脫病態的現代主義的束縛,另闢蹊徑;緊接著,經過一場驚心動魄的鄉土文學論戰,臺灣文壇完完全全自現代主義的酣睡中甦醒過來了,新詩終於逐漸向生活扎根,關懷社會民生,重建民族風格,摒棄故弄玄虛的伎倆,讓人在賞讀新詩的過程中,引起共鳴,重新獲得快樂、安慰及勇氣。

心目中的好詩是這樣的,語言素樸、爽直、口語化而易讀,意象顯明,將稀鬆平常的語詞變構出不平凡的意趣,以及營造出詩意與張,避免思想、情感不足,流於平白膚淺,以及失去詩的本質。當然,文學的終極境界必然是哲學,詩人也必然對生命表露其看法,讀者則從中或多或少增進了對人生的體認與感悟。

近年來,因應「臉書」文字簡約的質性,手寫許多「愛的小箋」,以原稿拍照張貼出來,頗能引起臉友的關注與喜愛。小箋不算是詩,但其進階版或許就是小詩了。在已發表的近千則「愛的小箋」之中,應可篩選出一些忌直、忌白、忌空、忌玄的小詩吧?!

「愛的小箋」類似日本俳句,但非限定五字七字五字三句或三行,唯儘量配合臉書閱讀習慣之30字以內,當然也不押韻,形式更為自由,隨興而自在。

再者,親情、友情、愛情是文學永恆的主題,「愛的小箋」試圖以曉暢自然、富於趣味的文字,抒發情感,追求精鍊、精巧、精美、精妙與精湛,心中的「愛意」轉化為「象」,使讀者經由「象」而獲致心中所要傳達的「愛意」,期能呈現出一種凝練簡潔而又意味無窮、言簡意賅而又豐盈厚重、一語中的而又蘊涵豐富的美感。

一般而言,「臉書」最欠缺的是詩意,生活亦然。手寫「愛的小箋」發表在臉書,乃「生活是一首詩」的體現。謹以此獻給追求生活的詩意與美感的朋友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