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jpg

嗅覺天才葛奴乙的自我認同建立在他所創造的完美香水上。製作完美香水的過程,就等同於葛奴乙建立自我認同以及主體性的歷程。

(一)嗅覺為主題

德國作家徐四金(Patrick Süskind,1949-)《香水》以嗅覺為主題,是難得一見的感官小說,描繪集天使與魔鬼於一身的葛奴乙內心之躁動、不安、瘋狂,以及如何在幻想世界與現實世界中組合、萃取各種氣味,調製愛的香水,建構一個神奇的氣味王國。此部於1985年問世的超現實寓言小說,敘事技巧高明,令讀者嘖嘖稱奇而又欲罷不能。徐四金才華洋溢,以出色的文字,開發視覺和語言以外的嗅覺天地,風靡全球,登上暢銷書排行榜。尤其作者透過對氣味的描述,讓讀者看到、聞到、嚐到、摸到、聽到他所書寫的一切,被譽為「書寫嗅覺第一人」。其後,《香水》搬上銀幕,亦廣受矚目,於世界各國莫不引起熱烈討論,巴黎《費加洛報》更盛讚徐四金為「當代文學奇人」。

(二)嗅覺天才的一生

《香水》全書共四部,敘事採全知觀點,時代背景為18世紀法國大革命前夕。第一部,1738年,小說主人翁葛奴乙生於巴黎一處原為亂葬崗的市場,母親是魚販,父不詳,葛奴乙為第五胎,且前四胎皆死亡,其母本欲任由葛奴乙死於殺魚枱下,沒想到他天生命硬,竟存活下來,母親乃因殺嬰罪被提起公訴,判處死刑。公家為孤兒葛奴乙安排奶媽,他因太貪吃,以致連換三個奶媽,最後只好轉送修道院,在此受洗、命名。修道院再將葛奴乙託付新奶媽,由於葛奴乙身上完全沒味道,被說成魔鬼附身而遭拒,改送至另一保母賈亞爾太太處,她因傷喪失嗅覺,故不覺葛奴乙怪異。接著,葛奴乙屢遭其他孩子霸凌卻死不了,反而令眾人為之害怕。八歲時,修道院停付託育費,賈亞爾太太即將葛奴乙帶去製革匠葛利馬那裡當學徒。葛奴乙聞得出來葛利馬之狠,為了生存,他完全順從,過著牲畜般的生活。其間葛奴乙罹患炭疽病未死,宛如奇蹟。15歲時,葛奴乙在馬雷街聞到深深著迷的少女體香,竟忍不住勒斃少女來嗅聞,這一夜他因此感到幸福、滿足。未久,葛奴乙送山羊皮至香水商包迪尼的店,事實上包迪尼已跟不上潮流,生意欠佳,打算退場。葛奴乙覺得自己屬於香水店,乃主動求職,並當場調製香水「拿坡里之夜」,使得包迪尼為之驚豔,生意從此起死回生。葛利馬接受豐厚條件,樂於讓出葛奴乙,當夜卻喝醉溺斃。來到包迪尼香水店,葛奴乙深受重用,得以發揮所長,熱衷學習萃取術,然罹患梅毒性天花險些喪命,幸終能痊癒。三年間,包迪尼店聞名全國。葛奴乙18歲了,取得香水師合格證書,留下六百種香水配方,無條件離開包迪尼店。只是天有不測風雲,包迪尼夫婦隨即意外罹難。

第二部,葛奴乙告別巴黎,展開環法之旅,來到「剛韃鉛彈」火山峰頂,閉關於山洞,專注沉浸在自己的內心世界,回想記憶中的各種氣味,以及馬雷街少女的體香,感到前所未有的喜樂。葛奴乙在洞穴隱居七年後,外表嚇人,像鬼一般,他下山去皮耶佛鎮,遇到主張「致死流體理論」的埃斯皮納侯爵,侯爵追求未被汙染的清淨空氣,幫助葛奴乙恢復人類的模樣。葛奴乙調配出新香水,令侯爵信服,也成了社交名人,察覺到若穿上氣味的外衣,他就可以為所欲為的做他想做的事。侯爵欲帶葛奴乙四處演講,印證其理論,但葛奴乙偷偷離開,侯爵失望之餘,效法葛奴乙登山穴居,從此失蹤未回。

第三部,葛奴乙離開皮耶佛鎮,往南走,來到香料中心格拉斯城,學習香味萃取術。無意間,他被紅髮少女的美妙香氣所吸引,欲實實在在佔為己有,願等待二年,讓少女的氣味趨於成熟,另一方面則趁此期間加強專業技能,做好充分準備。葛奴乙在香水廠找到工作,發現要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讓動物來不及害怕、反抗,才能夠順利獲取牠們的氣味,因此必須即刻取其性命。他想做出世界上最完美的香水,而那位紅髮少女身上的香氣,正是構成此一絕妙香水的主要核心。為了烘托這樣的香水,需要其他的配料,於是葛奴乙開始計畫性殺害美少女以取其體香,接著,格拉斯城連續24位青春美少女遭殺人魔謀害,被發現時都是赤身裸體,後腦遭到鈍器重擊,且被剪光了頭髮,然犯罪者不留絲毫痕跡。民眾為之恐慌,主教為此主持驅魔儀式,謀殺事件居然不再發生。

格拉斯城第二行政官里希不相信這種表面上的平靜,他的獨生女正是有著深紅色秀髮的珞兒,剛滿16歲,其美貌足以顛倒眾生。里希推測,兇手的全部心思和想望,顯然都是針對珞兒,其他事件只是最終謀殺的準備罷了。里希掩人耳目,帶女兒轉往離島的修道院躲避。不幸半途被聞出珞兒香味的葛奴乙追上,在半夜裏殺害了珞兒,於旅店就地完成香氣萃取,連同之前24位少女的香氣,配出絕妙的香水。葛奴乙非常感動,覺得自己特別幸運。里希早上醒來,發現愛女慘死。民眾獲悉後再度驚恐、激憤、狂怒,向神明尋求庇護。另一方面,執政當局由目擊者提供線索,推測兇手可能是個跛子,即命案隔天早上就逃逸無蹤的鞣革工。葛奴乙涉有重嫌,於香水廠遭到逮捕,住處被搜出少女的衣服、頭髮,以及用來擊斃少女的木棍和麻布旅行袋等,證據確䥣。葛奴乙毫不迴避,隨即認罪。由於問不出犯罪動機,法官斷定葛奴乙是個精神病患,判決死罪,且公然示眾,凌遲至死為止。行刑日,萬人空巷,行刑臺周邊聚集人群,彷如嘉年華。因葛奴乙神不知鬼不覺地使用了神奇香水,就像施了魔法,人人都愛上了他,認為葛奴乙不可能是殺人兇手。葛奴乙一現身便激發在場所有人強烈的情欲迷霧,個個放浪形骸,陷入瘋狂狀態之中。連愛女被殺的第二行政官里希也抱緊葛奴乙,想收養他。這時,市政府撤銷判決,釋放葛奴乙,恢復其自由。一夜狂歡,眾人清醒之後,覺得人人有罪,這荒唐的一切太可怕了,完全難以解釋,從此對這一天所發生的事,隻字不提。葛奴乙殺人案立即終結,文件歸檔封存,市政府重新展開連續謀殺案調查,採取緝兇行動,結果逮捕香水廠原夥計德魯奧,他否認涉案,卻遭屈打成招,隔天即刻吊死,整個事件到此完全落幕,成為一則傳說。沒多久,格拉斯城生活恢復正常,一如往昔。

第四部,葛奴乙獲釋後,再次來到「剛韃鉛彈」火山峰頂,可是他已不想重過那種寂寥的穴居生活,與人類共處的生活同樣讓他感到窒息,事實上,他失去人生目標,根本不想再活下去。他回到巴黎,打算死在那裡。葛奴乙混在墳場遊民之中,突然將神奇香水全往身上倒,霎時變得輝煌奪目、美豔照人,彷如被火光包圍,周遭的遊民們奮不顧身撲向他,每個人都想要擁有他身上的某個部分,葛奴乙就這樣被撕扯、啃食得精光,徹徹底底從地面上消失,連一根毛髮都不留下。遊民們飽餐一頓,沒想到吃人這樣恐怖的事情,居然如此輕易就做到了,儘管很難為情,良心卻沒有絲毫不安,臉上反而掛著少女般柔美的幸福之光。

(三)天使與魔鬼

《香水》以葛奴乙為核心,塑造其既為天使又是魔鬼的對立形象,充滿矛盾性,是全書人物塑造的最大特色。

葛奴乙是孤兒,母於出生不久即因殺嬰罪遭斬首示眾,葛奴乙命運多舛,能夠長大成人,無疑是奇蹟。他長得醜,矮小、跛足、自閉,被判定為智障兒,人人視之為怪物。他像是一隻固執頑強又惹人嫌的扁虱,即使屢被霸凌,仍存活了下來。葛奴乙命硬,罹患重病,即將死去的關頭,沒想到竟出人意料的戰勝疾病。倒是生命中跟他產生交集的人,往往沒有好下場,諸如親生母親被斬首、學徒時期的製革匠葛利馬喝醉溺斃、給予工作機會的香水師包迪尼落水罹難、把葛奴乙恢復為人模人樣的埃斯皮納侯爵失蹤未回、香水工廠同事德魯奧成了葛奴乙的替死鬼。

神奇的是,葛奴乙身上聞不出味道,但他天賦異稟,六歲那一年,已經能夠透過嗅覺能力,完全掌握周遭的世界,什麼都可以聞得出來,包括各種死亡和災禍的徵兆,彷如擁有第三隻眼。他能分析出氣味中的成分,用嗅的比用看的還準確。對於他來說,氣味優於一切,美貌與否完全不予考慮,他愛上的是少女身上的香氣而非臉龐或身體,並透過這個香氣愛上擁有它的自己,可以說十足自戀。葛奴乙完全順從自己的本能行事,無法抑制對香味的執念,終究犯下一起又一起的少女謀殺案。

葛奴乙記不住缺乏氣味對應的抽象概念,特別是涉及倫理道德本性的觀念,諸如正義、良知、喜樂、責任、謙恭、感恩……等。他因修道院而獲救,也受了洗,但他不信上帝,從來沒把上帝放在心上,從不懺悔,不期待聖靈的降臨。他謀殺少女,以她們絕妙的體香做為香味的基底,提煉其香氣的芬芳,製成香水,把她們的美永遠收藏。這整個過程的重點,不在殺人此一舉動,倒像是在進行一種召喚本我內心的儀式,唯有蒐集最香的氣味才能滿足他的欲望。葛奴乙心中不只毫無罪惡、不安,而且非常變態,為取得特有的香氣,會把少女從頭到腳仔細聞遍,收集她下巴和肚臍的香氣,就連肘彎的皺摺縫都不放過。他清醒地守候在犧牲者身旁,那陰鬱幽暗的頭腦裏,甚至誕生輕快歡暢的思想。藉由香水,他宛如全身發光的天使,人人瘋狂地愛上他,喜極而泣,跪倒在他面前,因幸福滿溢而渾身顫抖。這時葛努乙的神智非常清楚,曾經問自己,執意這麼做,到底為什麼?他對自己說,這麼做,只是因為他的人格就是如此徹底的邪惡。葛奴乙非常滿意這樣的答案,臉上竟然露出微笑,一副完全無辜的樣子,就像任何其他幸福的人一樣。

在葛奴乙心中,少女的氣味是至高無上的存在。透過了香水「氣味」的追尋與佔有,最終達成葛奴乙個體生命中,「外在」的「天使氣味」與「內在」那「魔鬼欲望」的融合。看似天使,然其瘋狂行徑如魔鬼般邪惡,這種既為天使亦是魔鬼的對立與矛盾,在在象徵著人性的複雜及難以理解。

(四)自我認同的尋求與破滅

《香水》的孤兒葛奴乙彷彿受了詛咒,身上註定沒有人類應有的味道,不只有著難以捉摸的性格,且其身世淒涼悲慘,但終究設法存活下來。他從未愛過別人,也沒有被人愛過,不知情為何物,倒是少女的香味使他沉浸在戀愛的幸福感之中。

葛奴乙運用嗅覺的奇特天分,藉由調製香水以尋求自我認同。他自信擁有全巴黎最好的鼻子,認識世界上所有的香氣。在包迪尼香水店,他小試身手,調配出「拿坡里之夜」,比當時最受歡迎的「靈與愛」香水更勝一籌。有生以來,他第一次覺得自己像個人,不再只是隻牲畜。他發現自己是天才,其生命有了更高的目標和方向,有了更高的意義和價值,他不再是個微不足道的人,他想占有全世界所能提供的一切氣味,要在香味的世界裡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築成香味堡壘,建立屬於自己的王國。葛奴乙一旦調製香水就樂在其中,完全忘記周遭的世界。葛奴乙要讓整個世界沉浸在他所製造的香水之中,這是他的夢想。葛奴乙自知身上香水的影響力,大家以前不會看他一眼,如今他因香水而被接納,且他充滿魅力,使人無法抗拒,個個瘋狂地愛上他,即使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他宛如侏儒蛻變成巨人,人人尊奉他為唯一的上帝;是的,他就是偉大的葛奴乙,實現了向來的夢想。

綜觀之,葛奴乙的自我認同,建立在他所創造的完美香水上。製作完美香水的過程,就等同於葛奴乙建立自我認同以及主體性的歷程。弔詭的是,氣味對葛奴乙來說,是建立自我認同的主要元素,他卻又十分討厭人類的味道,這是葛奴乙本身的自我矛盾。

再者,至寶的香水使葛奴乙擁有神秘的力量,只要他願意,什麼都做得到。葛奴乙可以讓全世界的人都臣服在他面前,偏偏就是無法讓他聞得到自己,他永遠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也不再對這個世界,甚至不再對自己感興趣了。葛奴乙沒有屬於自己的味道,造成自我認同的危機。最後,葛奴乙慘烈地死亡,象徵他接受了沒有氣味的自己此一事實,無疑代表著追求自我認同及主體性的理想之幻滅。

(五)政治寓言及其他

《香水》也可以說是一則政治寓言,深具象徵性,隱含對盲目民眾與專制獨裁者的批判。

氣味是此著最主要的象徵,藉由嗅覺感官的香水追尋,徹底掀出人性中的暗黑罪惡。相對於一般人的平凡,嗅覺天才葛奴乙鄙視他們的無知,至於謀殺,只是為了永遠的擁有。人類固然可以關住耳朵,假裝聽不到面前的旋律和迷人的話語,可是無法擺脫迎面而來的氣味,因為氣味和呼吸同在,氣味隨著呼吸進入人體,揮趕不去,想活命就要呼吸,想要呼吸就無法抗拒與之同在的氣味。氣味隨著呼吸進入人體,直達心臟,在那裡區分出仰慕與鄙視、憎與喜、愛與恨。誰要是能控制氣味,誰就能控制人心。作者描述葛奴乙香水散發出無比魅力,被它迷住的人卻毫不自覺。葛奴乙確信,人們對他產生了信任感,全心全意地相信他,他說什麼人們都相信,他要做什麼都可以。當香水發生作用,眾人對葛奴乙不但讚嘆、渴求,而且陷入迷狂,修女們視他為救世主的化身,魔鬼的信徒把他當作黑暗界最光芒四射的統治者,哲學家們尊他為最高的存在,年輕少女把他當作童話世界裡的白馬王子,男人們則視他為自己理想的化身。由於世人的盲目崇拜,不相信上帝的葛奴乙反而如同上帝那般偉大。回顧歷史,多少獨裁者正是透過個人魅力,取得人民信任,進行造神運動,以隻手遮天的謊言迷惑人民,使人民變得盲目,積非成是,喪失理性而不自知,產生追求人類烏托邦的快感,終為世界帶來可怕的、無可收拾的災難。怎不令人心生警惕!

小說結尾,身上倒滿神奇香水,上帝般光燦奪目的葛奴乙,隨即遭墳場麇集的遊民們撕扯啃食,此景何其恐怖,在在暗示著被操縱、愚弄的無知民眾,對於獨裁者的一種反噬。《香水》的諷意與批判,由此可見一斑,其象徵與隱喻,確是耐人尋味的主題結構。

此外,被控連續謀殺少女罪名的葛奴乙,被送上斷頭臺前,他在自己身上偷偷灑下愛的香水,不但激起眾人對他的愛慾,再度擄獲所有人的心,更使他得到寬恕與釋放。論者指出,此所隱寓的意涵,在於渴望與需要「愛」,其實這正是每個人內心真正無法逃脫的欲望。

(六)稱道與反思

徐四金《香水》以嗅覺為主題,咸認是挑戰「純粹感官」的奇書小說中,除了談及香水的歷史、製造過程與萃取方法、香水師的條件,最值得稱道的是作者對於氣味的描寫,每每透過植物來對應,像是形容馬雷街少女的體香,「她的汗味裡有一股海風般的清新氣息,她頭髮裡的油脂味好像核桃油般香甜,她私處的味道就像一束黃菖蒲,而她的皮膚聞起來有一股杏花香……所有這一切成分組合出一種香味,那麼豐富,那麼均衡,那麼令人陶醉」。再看描述香水之美妙,如一首完美動人的交響曲,更喚醒香水商包迪尼心中最甜美的回憶,「依稀看見自己躺在長了一頭黑色捲髮的美女懷中,彷彿又看見窗台上一束玫瑰花的剪影,夜風輕輕地吹過窗櫺,傳來了窗外小鳥的歌唱聲,以及遠方碼頭酒店的音樂聲,彷彿又聽到情人在耳邊竊竊私語,不斷說著醉人的我愛你,他感覺到自己的頭髮因為滿滿的歡樂而輕輕地飄揚起來」。

又,作者如此描寫葛奴乙所調製香水之美妙境界,「不僅僅止於讓人變得好聞而已。這根本就是一樣全新的事物,它能夠創造出一整個世界,一個神奇而多采多姿的世界,讓人瞬間忘掉周邊一切令人厭煩的事物,讓人感覺如此富足、舒適、自由、愉快……」,有時候,「這香味出其不意地突然來襲,一眨眼和呼吸間彷彿無止盡的永恆,時間像是重疊又好像倏然消失般,因為他再也不知道今夕是何夕?」讓他不禁因為幸福滿溢而熱淚盈眶。《香水》關於香味的諸多文字描寫,可謂精采絕倫,引人入勝,充分展現徐四金驚人的創作才華,提高了全書的趣味性與可讀性。

值得反思的是,小說反映人生,探究人生,作家自然而然對他所處的世界表露了他的看法,也許揭示它善的一面或暴露它惡的一面,也許肯定人生或是否定人生,但終究都對人生有所廓清有所闡揚,使得讀者有所思有所悟,悟出人生的道理,進而提升心靈境界,使自己在苦難中鼓起勇氣,從失意挫敗的現實裏繼續邁步向前。至於徐四金的《香水》,雖以氣味重構世界,被世人視為奇書,然主人翁葛奴乙藉由調製香水以尋求自我認同,為了成就內心對那極致香水的渴望擁有,其行徑竟如魔鬼般邪惡,殺害一個又一個青春少女而毫無愧疚,最終因夢想破滅,無法忍受這世界的一切,不再認同自己,乃至於慘烈死亡,讀之怎不毛骨悚然。掩卷之餘,實在高興不起來,遑論淨化心靈,向上提升,就小說主題意涵言,《香水》仍是有其不足之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徐四金 香水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喬桑 的頭像
    喬桑

    喬桑の文藝錄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