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向佛者必讀《心經》,日日抄錄之,記誦之,了然於心者幾希?

據史料記載,《心經》前後共有十多種譯本,包括東晉鳩摩羅什、唐代玄奘大師所譯。《心經》究竟講了些什麼?是佛陀親口講的,還是觀世音菩薩講的?舍利子又是什麼人物?《心經》確實難以參透。

《心經》是佛教經典,據傳,當年玄奘大師靠著念《心經》度過了許多難關。其原文暨白話直解,茲錄於下:

觀自在菩薩(觀察內在,自見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深入的修行心經時)

照見五蘊皆空(看到五蘊:形相、情欲、意念、行為、心靈,都是空的。)

度一切苦厄(就將一切苦難置之度外)

舍利子(菩薩對學生舍利子說)

色不異空(形相不異乎空間)

空不異色(空間不異乎形象)

色即是空(所以形相(物質)等於空間)(色:物質 / 物象)

空即是色(空間等於形相)(空:虛幻不實;四大皆空,構成一切萬物的元素都不是真實的

受想行識(情欲、意念、行為、心靈)

亦復如是(都是一樣的)

舍利子(舍利子呀)

是諸法空相(一切法則都是空的)

不生不滅(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因此空間是沒有形相的)

無受想行識(也沒有情欲、意念、行為和心靈)

無眼耳鼻舌身意(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無色聲香味觸法(更沒有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

無眼界(沒有眼睛所能看到的界限)

乃至無意識界(直到沒有心靈所能感的界限)

無無明(沒有不能了解的)

亦無無明盡(也沒有不了解的盡頭)

乃至無老死(直到沒有老和死)

亦無老死盡(也沒有老和死的盡頭)

無苦集滅道(沒有痛苦的集合以及修道的幻滅)

無智亦無得(不用智慧去強求)

以無所得故(所以得到與否並不重要)

菩提薩垂(菩薩覺悟之后)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依照《心經》)

心無掛礙(心中沒有牽掛負擔)

無掛礙故(由於沒有礙)

無有恐怖(所以不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梁(最後達到彼岸)

三世諸佛(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三世諸佛)

依般若菠羅蜜多故(依照《心經》)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到無上、正宗、正覺的三種佛果)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所以說《心經》)

是大神咒(是變幻莫測的咒語)

是大明咒(是神光普照的咒語)

是無上咒(是無上的咒語)

是無等等咒(是最高的咒語)

能除一切苦(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不是騙人的)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所以說《心經》)

即說咒曰(其咒語曰)

揭諦揭諦(去吧,去吧)

波羅揭諦(到彼岸去吧)

波羅僧揭諱(大家快去彼岸)

菩提薩婆訶(修成正果)

《心經》字數很少,共二百六十字,「心」字為其核心,也是整個佛法的核心,是一切萬法的核心。《心經》看起來很簡單,實則內涵深廣奧妙,未具慧根悟性者無緣,必須是有很大福報與智慧的人才能夠突破文字障,也是修持佛法一輩子的功課。對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心經 佛教 佛學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喬桑 的頭像
    喬桑

    喬桑の文藝錄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