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篇》)是說做人做事如果不能深思熟慮,把眼光放遠,那麼憂患近身是必然的。此一道理十分淺顯,偏偏有人為了眼前的利益,便宜行事,甚至於殺雞取卵、飲鴆止渴,結果毀了美好的未來,怎不令人痛心!
二○○五年球季,旅美職棒選手王建民終於如願登上夢寐以求的大聯盟投手板,而且表現優異,在高手如雲的紐約洋基隊站穩了先發投手的地位,到了二○○六年球季,Wang更以十九勝取得美國聯盟勝投王之榮譽,風靡全美,也讓臺灣全體國人感到高興與驕傲。幸好王建民是在美國打球,如果留在臺灣的話,或許王建民的職棒生命很快就會結束也說不定,因為,臺灣棒壇實在太短視了。
曾經熬夜收看世界少棒賽越洋轉播的球迷應該記憶猶新,當年臺灣小選手橫掃各國,多麼風光!可是,世界錦標的背後卻是「揠苗助長」的短視。為了爭取所謂的國家榮譽,教練提早訓練尚未發育成熟的少棒選手投各種變化球,固然令對手頻頻揮空,贏得了眼前短暫的勝利,結果呢?少棒選手也因運動傷害而不得不揮別球場,於是乎多少未來的王建民就這樣夭折了,怎不可惜!
台灣有了職棒之後,短視的球團為了求勝而不擇手段,最典型的例子是,味全龍和統一獅爭奪職棒年度總冠軍,兩隊勢均力敵,打到第七戰才分出勝負,終由味全龍拿下冠軍頭銜。其中味全龍看家投手黃平洋在七場比賽之中,先發三場、救援一場,總共投了三十五局,居功厥偉,贏得「金臂人」的稱號。其實「金臂人」三字反而凸顯臺灣職棒球員的悲哀,因為投手先發一場,投球數破百就有可能傷到手臂,所以美日職棒為了保護球員,是不會奢求投手完投全場的,於是有所謂的「中繼」或「救援」投手,任務分工,接替完成每一場比賽,不像臺灣職棒每以「完投」為追求目標,甚至因人手不足,經常沒讓先發投手充分休息(照理應投一休四,即投手先發每場投足五局就至少休息四天)即披掛上陣,而且先發、中繼和救援樣樣都來,不只球員本身疲累,影響臨場表現,也很容易造成受傷的終身遺憾。
二○○五年臺灣職棒,興農和誠泰隊打冠軍戰,誠泰傷兵累累,洋將又掛免戰牌,教練竟重蹈覆轍,猶如殺雞取卵,再次過度使用前途看好的新銳投手林英傑,光是四場比賽,林英傑就出賽了三場,既先發又救援,投球超過十五局,好像是手臂不會壞的鐵人一般。好在誠泰隊四連敗,輸給了擁有外籍強投的興農牛隊,否則難保教練在總冠軍產生之前不會再讓林英傑站上投手丘。
記得以前中華棒球隊徵召旅美的王建民參加奧運比賽,幾經折衝協調,洋基球團雖然勉強同意,但要求中華隊教練團嚴格遵守「先發每場不超過一百球」以及「投一休四」的規定。結果引來教練與國人的不滿,認為洋基故意刁難,因為此一但書必然造成調度上的困難,將無法全力為國家爭取最高榮譽。事實證明,當時若洋基球團未能扮黑臉,堅持原則,萬一王建民手臂因此而受傷,我們就看不到後來的王建民旋風了。事實上,二○○六年球季,王建民所屬的洋基隊進入季後賽,與底特律老虎隊爭奪晉級的五戰三勝比賽時,洋基隊「滾地球王子」王建民使出拿手的「伸卡球」,先發主投取得首勝之後,洋基隊卻連二敗,已無退路,面臨淘汰的命運,這時洋基官方網站上有許多球迷投書,要求總教練托瑞提前派王建民在第四場比賽登板先發,但托瑞不為所動,擔心王建民休息不足而受傷,於是仍按輪值順序,由其他投手上場,雖然洋基隊不幸輸球,結束了球季,但總教練托瑞眼光放遠、不短視的作風,仍贏得廣大球迷的尊敬。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臺灣棒壇應該把眼光放遠,建立正確觀念,千萬不要再一味的過度使用投手,臺灣職棒才可能有美好的明天。急功近利、炒短線終將招致禍害,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對於事業經營者乃至執政者來說,應該也會有所啟示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