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791746_m.jpg 

紫式部《源氏物語》約百萬字,堪稱世界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說,內容充實,技巧嫻熟,文字古雅,有「日本紅樓夢」之稱。因為《源氏物語》確是重量級經典,值得一讀,但一般讀者面對這樣的「鉅著」,恐怕會心生畏懼,裹足不前,所以我在今年七月出版的世界小說名著鑑賞《遇見最美的人生光景》(板橋:遠景)一書,特別針對《源氏物語》,深入分析,包括綜論、主題特色、源氏人物塑造、女性塑造、文化語碼、受白居易文學之影響等六篇,相信可以幫助讀者多方面認識《源氏物語》,甚至於引起閱讀原著之興趣。

不過,遠景文學網站的「書評」專欄,編輯書評提到,此著「由於年代久遠,小說體例在當時沒有成熟的發展,對於史料、文學,它或許保存得非常好,但對於小說最著重的人物與故事,卻是貧乏得讓人不忍卒睹」。

其實《源氏物語》人物固然眾多,但對於主人翁源氏的塑造,其多情、善良形象極為鮮明,令人難以忘懷,他「無法掙脫戀母情結的束縛,一生縱情於男性慾望,卻又為情所困,心中鬱鬱不樂,表現人性真實的一面;又,因出身宮廷之故,無可避免身陷權力鬥爭的風暴之中,而他並無強烈的權位企圖心,視名利富貴如浮雲,心存善良,顯示人物性格塑造上的矛盾,更在在說明源氏是一位有血有肉、活生生的男人」(頁33);又,《源氏物語》與正史、實錄不同,是非正統的文學形式,整體而言偏重虛構,紫式部於史實之中,加入人物心理描寫,亦即於歷史的「事實」之外,更進一步地呈現人生的「真實」;而且結合散文與韻文,以散文為主,織入近八百首和歌,散文用來敘事,和歌則輔助抒情、狀物,使「歌」與「文」融為一體,成為整部小說有機的組成,取得開創性的藝術成就。是以說《源氏物語》的人物與故事貧乏得讓人不忍卒睹,未免失之武斷,不得不在此回應與說明。

此外,編輯書評謂,《源氏物語》就好像是我們的《紅樓夢》,是日本古代文學的經典之尊,評論者或許是遇到「大佛」的心理,所以「對於本書,作者下的評論較少,讓人有些讀不出興味」。

平心而論,《遇見最美的人生光景》對《源氏物語》抱持崇高敬意,但在鑑賞時,仍以文本為主,有褒有貶,如「龐大無比的《源氏物語》,第一部、第二部寫源氏的一生,敘事盤根錯節而完整,復於第三部接續寫源氏後代薰的故事,情節轉趨單純,前後風格迥異,存在著敘事結構前後斷裂的缺失。加以由於結構龐雜、冗長,相同場面和心理描寫重複過多,明顯有損作品的藝術完美性。不過,《源氏物語》畢竟是一部思想性和藝術性皆高的日本古典文學作品,尤其紫式部之大膽探討情慾,以及男女不倫意識之書寫,近代作家如志賀直哉、谷崎潤一郎、川端康成等,莫不深受其影響;且直到今天,日本每年仍不斷地有大量《源氏物語》相關研究論文問世,足見《源氏物語》歷久不衰,仍然保持旺盛的藝術生命力,繼續對日本文學的發展產生影響,的確不容忽視」(頁22),以上的綜論,即指出《源氏物語》在敘事結構及藝術表現手法上的缺失,應還算公允客觀吧?

不可諱言,《遇見最美的人生光景》關於《源氏物語》的六篇文章,導讀重於論述,力求可讀性,主要是替讀者推開一扇窗,願意靜下心來,慢慢去體會與領略《源氏物語》「人生無常」的深邃思想以及日本古典文化藝術,進而對自己的生活有所提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