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77782405_m.jpg ﹝ 改編電影 ﹞

(一)自由主義思想代表作

英國小說家E.M.佛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 1879-1970)是典型自由主義者,長篇小說《印度之旅》(A Passage to India,1924)堪稱反映其一貫思想之代表作。

出身劍橋的佛斯特,於二十世紀初即拜訪英國殖民地印度,對英國統治印度的「帝國主義」深感不滿。英國殖民政府雖為印度帶來繁榮,但財富集中在英人身上,一般印人的生活反而日趨窮困。此外,英人在印度設立的所有公私立機構,高階職員悉由英人擔任,縱使是同一職級的英人和印人之間,也是同工不同酬。這種不公平現象與種族歧視,令印度人痛心,反英情緒日益高漲,一些受過教育的知識分子於焉展開反對運動。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此對印度民族主義發展帶來重大影響,當時印度精英階層積極支持英國,希望以此換取民族自治;可是,英國在戰後的舉措卻令他們大失所望。戰爭期間,參加國際紅十字會組織的佛斯特對此亦不以為然。一九二二年,他再訪印度,對英國之殖民與印度之被殖民,有了更深入的觀察和感受,隨即在一九二四年完成以英國殖民印度為情境的傑作《印度之旅》。

小說透過人物的塑造與情節的推展,呈現出殖民∕被殖民、西方∕東方、基督教∕回教、回教∕印度教、文明∕野蠻、高貴∕卑微……等之二元對立,充滿多元的象徵意涵,其中又以殖民與被殖民的二元對立最為鮮明。

(二)揭開種族矛盾

《印度之旅》的小說場景在英國殖民統治下的印度強德拉波城,英國官派市長羅尼迎接遠從倫敦前來的母親摩爾夫人以及未來的妻子 何德蕾 小姐。摩爾夫人是虔誠基督徒,相信只有上帝可以評斷是非,她對旁人總是秉持內斂的寬厚態度。至於 何德蕾 小姐,諸事好奇,來到印度最常講的一句話就是「我想看真正的印度」,並且表達強烈意願,想跟當地印度人交往,甚至在觀察風土民情時還會勤作筆記,這讓強德波拉城裡英國社交圈人士非常詫異,因為「高貴」的他們習慣上還是把印度人當成比較落後、低下的種族,根本不屑與之接觸。是以 何德蕾 小姐那類似「四海一家」的理想,很快就被當成年輕女子的胡思亂想。

當摩爾夫人在回教寺廟參觀,巧遇年輕的印度人醫生何吉茲,覺得這個當地人很友善,兒子羅尼立即提出警告:印度人不可相信。摩爾夫人認為兒子做人太不厚道,何德蕾則鄙視羅尼心胸狹小,開始懷疑,自己其實不愛這個男人。

政府大學校長費爾亭在派對中認識摩爾夫人與 何德蕾 小姐,談起友善的印度人何吉茲,決定進一步結識這個年輕人。何吉茲博學又喜愛詩歌,平常在英國人底下工作,他的醫術佳,長官卻不願承認其能力,常把他當下人使喚;何吉茲對於英國官員之瞧不起印度人,深感不滿。費爾亭校長的下午茶邀約,讓何吉茲相當高興,有種被賞識的感覺。茶會中,何吉茲興奮地跟女士們介紹印度特色,談到馬拉巴古洞窟是此地奇特景點,女士們十分好奇,請託他擔任導遊。

出遊那天,費爾亭因故遲到,於是何吉茲自己先帶領摩爾夫人與 何德蕾 小姐先去山洞「探險」。摩爾夫人熱昏了,後來就由何吉茲和當地嚮導帶著何德蕾參觀山洞。何德蕾對自己將嫁給羅尼市長這件事情總是存有疑慮,現在她身邊又有個長相英俊的印度人,讓她在說話時不小心失了分寸,突然問起,何吉茲是不是有好幾個妻子?年輕醫生嚇了一跳,接著因對已故妻子的虔敬,讓他對這問題有點不快,隨便回答兩句就把 何德蕾 小姐丟到一邊,交代嚮導留下來,自己先走開。何德蕾莫名其妙,一人逛進山洞,山洞一個接一個,她似乎迷路了。當何吉茲回來時,只發現嚮導,未看見何德蕾,卻又著急地找不到人,嚮導挨何吉茲懲罰之後跑走了。未久,何吉茲遇見趕來的費爾亭,確知何德蕾已跟英國朋友會合,坐車離開,何吉茲這才放了心。詎料他們回來後,何吉茲隨即在車站遭警方逮捕,因為何德蕾控告何吉茲在山洞非禮她。

費爾亭大感震驚,因為他知道還懷念著妻子的何吉茲不可能做出這種事情,可是整個強德波拉的英國人社會,覺得尊嚴受到侵犯,婦女們更是人人自危,強烈要求當局以最迅速、最嚴厲的方式制裁這個覬覦英國女人的印度蠻族,以期殺雞儆猴。

何吉茲的印度友人與費爾亭四處奔走,可是法庭嚴格說來就是英國政府在掌控,大家心知肚明,何吉茲被判無罪的希望十分渺茫。另一方面,摩爾夫人並不相信何吉茲犯錯,市長羅尼認為她出庭作證,有可能不利於英方,就連忙把母親送回英國。返國途中,摩爾夫人卻一病不起,在船上過世了。

何德蕾經過費爾亭一再求證,整起非禮事件會否是「幻覺」或是嚮導所為?希望何德蕾誠實以對。法庭上,何德蕾內心的良知突然甦醒,當庭翻供,謂何吉茲並沒有跟她進入山洞。法庭為之嘩然,何吉茲當庭釋放。英國人頓時不知所措,不知要保護還是背棄這個「自己人」,而印度人方面,全都感覺到自己多年累積的冤屈得到平反,開始要醞釀暴動,聲討的目標當然就是這個誣告印度人的英國女子。幸好,費爾亭校長向何德蕾伸出援手,把她安置在大學宿舍,給予人身保護。同時費爾亭拜託有影響力的印度友人安撫民眾,避免引發暴動,也請求何吉茲勿採報復手段,放棄索賠,以免讓何德蕾傾家蕩產。由於費爾亭在何吉茲處境最艱困的時候,一直相信他、支持他,印度醫生只好勉為其難答應這個要求。

就這樣,當初聚在一起喝茶的四個人,本來欣喜在異地找到可以聊天的朋友,到頭來,摩爾夫人在煩憂的心情下過世;費爾亭也回英國去了,因為當初他對何德蕾的幫忙,使得何吉茲心存芥蒂,導致兩人漸行漸遠;而 何德蕾 小姐在經過這件事情以後,遭旅印英人排斥,現實勢利的羅尼市長主動提出解除婚約,她立刻被送回英國。至於,山洞事件真相如何?依然是個謎。之後,何吉茲離開強德拉波城,成為馬烏鎮宮庭的首 席 醫師,他以為費爾亭回英國娶了何德蕾,內心十分不滿。二年後,費爾亭偕妻來到印度,何吉茲方知費爾亭娶的其實是摩爾夫人的女兒,何德蕾只是介紹人而已。何吉茲和費爾亭似乎恢復了友誼,然由於殖民情結作祟,此時此刻兩人還是無法成為真正的朋友。

(三)殖民統治歧視心態

由《印度之旅》眾多人物之互動,可以看出英國人的「高高在上」和對印度人的輕蔑,以及印度人在殖民統治之不得不低頭和內心的不滿。關於英國人的殖民心態,可以強德拉波市長羅尼、何吉茲上司卡冷達少校夫人和強德拉波警察局長馬克布利為代表。

當摩爾夫人在寺廟參觀後,稱讚印度醫生何吉茲是好人,強德拉波市長羅尼隨即緊張地奉勸甫到此地的摩爾夫人和 何德蕾 小姐:「不管是本地人的昂首闊步或是畏縮奉承,他們所說的每句話背後總隱藏著什麼,總是隱藏著什麼,如果沒有隱藏其他什麼,那麼他是試圖增加他的名譽──以明顯的安格魯薩克遜話來說,是試圖得利。」足見其對於經濟、政治或是文化地位比自己低的階級,持有高度戒心,遑論進一步與之溝通與了解。至於像何吉茲醫生之流的印度知識分子,在他眼中,是被慣壞的、具有挑撥性的西化者。再如曾任護士的卡冷達少校夫人,她告訴摩爾夫人:「對本地人所能做到的最大善事就是讓他死。」警察局長馬克布利甚至於有一個歧視印度人的氣候理論:「所有不幸的本地人在心底裏都是罪犯,理由簡單,他們都生活在緯度三十的南方。不要責備他們,他們一點點機會都沒有──如果我們定居在這兒,我們也會像他們的。」殖民統治階級對於被殖民者之歧視心態,由此可見一斑。

反觀印度人對於跟旅印英人交往,大抵不抱希望,諸如瑪默和哈米都拉這兩個接受英國教育的印度老人,他們邊抽水煙邊討論著,和英國人做朋友是否可能?瑪默辯稱那不可能,哈米都拉不表同意,但因有所保留,所以兩人之間並沒有太大的衝突。可以肯定的是,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顯然存在著難以跨越的鴻溝,表面上,英國統治者希望打破種族隔閡,於是行政長官特頓指示舉辦以「填平英印鴻溝」為宗旨的「橋之派對」,找來印度與英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階層,希望架一座橋,讓彼此有溝通的機會。當時大部分印度人,為接觸所謂的上流社會,無不想方設法進入俱樂部,參加這樣的宴會。事實上,諷刺的是,整個派對依然英人跟印人各自聚在一起,並未達到溝通、互動的目的。行政長官特頓相信「橋之派對」有好處而沒有壞處,不然他就不會舉行,實則他並不存有幻想,總是在適當時刻回到草地的英國人那邊。換言之,特頓只不過虛應故事罷了,「橋之派對」反而坐實了殖民與被殖民的二元對立。

(四)人道主義的象徵

《印度之旅》殖民與被殖民的二元對立之外,較特別的是具有人道主義精神和自由思想的摩爾夫人和費爾亭校長。

摩爾夫人是市長羅尼的母親,對種族沒有成見,擁有一顆開放的心,願意真誠和印度人接觸、溝通,跟一般旅印英人的保守、驕傲、頑固、優越、自以為高人一等形成對比。她告訴兒子羅尼,應善待印人,「因為印度是地球的一部分。而上帝把我們放在地球上,是為了彼此友善。上帝……是……愛。」又說「上帝把我們放在地球上,是要我們愛鄰居以及表明這種愛,而祂是無所不在的,甚至也在印度,看看我們做到什麼程度」。當何德蕾控告何吉茲非禮,摩爾夫人未跟其他英國人一樣盲目地隨之起舞,她相信自己的判斷,不願做出不利於何吉茲醫生的證詞。不幸的是,她已年老,無法適應印度炎熱的氣候,甚至於對生活失去了熱心,更似乎在對何吉茲內疚之下而辭世,徒留遺憾。

再者是政府大學費爾亭校長,四十歲,未婚,也是少數沒有種族優越感的英國人之一。費爾亭個性坦率,直言無諱,何吉茲提醒他可能因此丟了職業,費爾亭卻回答,若是如此也就認了,會一身輕地活下去,他進而指出,這正是印度人的優點:「很多印度人也一身輕──聖人什麼的。這是在你的國家中我敬慕的事情之一。任何人都可以一身輕一直到他有了妻子或孩子。」對於印度友人之質疑英國統治印度的正當性,費爾亭心虛地回答:「我以個人身分來印度,因為我需要一個職業。我無法告訴你為什麼英國來這兒統治,或者她是否應該來這兒統治。這是我能力範圍外的問題。」費爾亭發現,要跟印度人和英國人交好是可能的事,但也發現,要同時跟英國女人交好的話,就得放棄印度人,以上兩者無法結合在一起。他原本對「橋之派對」抱持期待,眼見英國同胞沒有好好款待被邀請而來的印度人,甚至連表現一般的禮貌也未做到,這讓他氣憤、傷心、大感羞慚。費爾亭親近印度人的態度,受到同胞的鄙視與敵對,在俱樂部中,他是不受歡迎的理想主義者。後來發生山洞事件,為了還何吉茲醫生清白,費爾亭四處奔走營救,更不惜與英國俱樂部正式決裂。這同情印度被殖民處境的費爾亭,無疑是作者佛斯特思想的化身。

由於摩爾夫人和費爾亭校長的人物塑造,使《印度之旅》在殖民與被殖民的對立之外,增添新的視角,也使小說的主題意涵為之向上提升,創造更高的藝術價值。

(五)解開種族心結

原本在殖民統治下,似乎是「忍辱偷生」的何吉茲,在遭受山洞事件的屈辱之後,終於在身分認同上徹底覺醒,認清自己畢竟是個「印度人」,他不想再和英國人為伍。當費爾亭再度來到印度,兩人互相信賴著對方,何吉茲向他坦承,以前之所以去見英國統治階級,參加所謂的委員會,完全是為了「政治理由」,現在他不必再畏畏縮縮、隱藏自己的想法,不用再想著討好英國人,他直截了當告訴費爾亭:「印度應該自成一國!不要有任何外國人!印度教,回教和塞克教等信徒以及其他人應該團結一致。」無論如何,要把每一個可咒的英國人趕入海底。面對激憤的何吉茲,費爾亭深感無奈,問道:「我們現在為什麼不能做朋友?」只是,小說結束之前,同遊山林的何吉茲和費爾亭,雙方坐騎都轉身離開,無法並肩而行,象徵著彼此還不能交心為友,顯示佛斯特對於因殖民而扭曲的國家關係之下,民族間平等對待交往之悲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一九四七年八月印巴獨立,這才為解開種族心結提供了可能性吧!

畢竟,種族不應依膚色、語言、文化等來斷定優劣。回顧歷史,近代臺灣有著被日本殖民半世紀的痛苦經驗,對於《印度之旅》所呈現之殖民與被殖民的二元對立,必然心有戚戚焉。當然,到了二十一世紀,臺灣面對越來越多的外籍勞工,所抱持的態度是否也如同《印度之旅》的殖民者?值得我們深加反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