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77793068_m.jpg ﹝ 橫濱中華街櫥窗 ﹞

看過某日劇,印象頗深刻,劇情是這樣的,孩子喜歡媽媽做的蛋包飯,卻不愛吃蔬菜,母親每次為了要求孩子多吃蔬菜,親子間不斷發生爭執、磨擦,關係變得十分緊張!後來聰明的媽媽另闢蹊徑,不跟孩子正面衝突,她在做孩子愛吃的蛋包飯時,巧妙地將蔬菜切細剁碎,神不知鬼不覺地放入加上番茄醬的蛋包飯裏面,於是孩子乖乖地把蛋包飯吃光,也不知不覺中吸收了蔬菜的營養。

由前述的蛋包飯聯想到,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做人處事的大道理,被寫成格言、標語懸掛張貼起來,時時提醒著大家。其實這些道理眾人皆知,但真正做起來卻又完完全全是另外一回事了。為什麼?因為這些格言標語所說的道理太直接了當,無法從內心去感動人或是帶來智慧的啟示,只覺八股、說教,反而心生排斥。

所以說,「道理」就像營養的蔬菜,得先「化整為零」,甚至「化有形於無形」,融入蛋包飯之中,讓人自自然然地接受,達到潛移默化的境界;而在轉化、融入這方面,文學藝術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茲以寓言、小說、電影為例,莊子透過〈養生主〉所述「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訴大家,專心投入工作,才會得心應手;眾所皆知的「愚公移山」,其寓意在於勉勵人們,做事不畏艱難,有志者事竟成;再如格林童話〈三隻小豬〉,藉由三隻小豬與大野狼鬥智的故事,提醒小朋友動腦思考與勤勞的重要;法國聖
艾修伯里小說《小王子》,主題為「馴服」,也就是友誼建立於相互的關懷之上;海明威《老人與海》說的是,拿出忍耐與勇氣,奮戰不懈、堅持到底,必能贏得最後勝利。再如「寓教於樂」的日本電影《佐賀的超級阿嬤》,傳達的是貧困生活中抱持樂觀、希望的處世哲學;伊朗電影《櫻桃的滋味》透過中年人的尋死,讓觀眾深刻體會生命的可貴。這些精采、生動的故事情節,都是讓營養豐富的「道理」轉化、融入,使人於無形中受到感動、影響的必要手段;我們因此可以肯定,文學藝術就像蛋包飯,永遠不會消失。

創辦《商業周刊》的何飛鵬,將專欄文章結集出版時,命名《自慢》,此「自慢」乃日本語法的中文,亦即指個人最拿手的事物、最有把握的絕活。其實,「自慢」講的正是「專業」,不過作者頗諳「蛋包飯」之道,懂得避開直接闡述「專業」的原則與態度,諸如道德、積極、樂觀、認真、堅持……等,改用較吸引人的新鮮字詞當書名,而且每一單元都從具體的現場情境切入,再導入作者的觀點,如此便不使人感覺突兀、直接、八股、老套,比較能夠接納作者所提的建議。

總之,我們講道理時,若能先用心想想「蛋包飯」,試著轉換表達的方式,一定會更具說服力、更讓對方心悅誠服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蛋包飯
    全站熱搜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