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省」是常用字,像是意為「減少」的「節省」、意為「視」的「省視」以及意為行政區域的「臺灣省」。
《說文》謂:「省,視也。」讀ㄒㄧㄥˇ,造字本義為静心冥想内視,觀照自我本性,戒除非分之想,故曰省視、反省、省思、省察。此外,段玉裁注曰:「凡省必於微。」故「省」引申為減省,讀ㄕㄥˇ。
以上二義,用法皆動詞,一般人都能理解。當然,「省」字之做為行政區域名稱,大家也經常使用,不過,何以行政區域名稱採用此一「省」字,眾人恐怕就不知其所以然了。
其實,「省」字亦為官署名稱,中國早在唐代即設有中書、門下、尚書省,三省之職權定為「中書主出命,門下主封駁,尚書主奉行」,唐代三省職權之劃分,其用意在使三省各有所司,並使朝中一切措施,先經中書省縝密設計規劃,再經門下省仔細審議,然後交由尚書省切實施行。如此程序,使一切施政免於乖張,同時亦可讓三省互相牽制,無法獨裁,利於皇帝施政。
從元代開始,以中書省作為中央政府,乃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機構,猶今之行政院,再將全國分成十五個「路」,每路設「行中書省」,略同中書省辦事處或中書省行署,通稱「行省」,後來行省成為正式的行政區域名稱,簡稱為省。明代沿用此一制度,以迄於今。
至於做為名詞官署之用,何以採用「省」字?此當與本義有關。「省」原為「省視」,引申為政務之「省察」,詞性進一步由動詞轉化為名詞,而「行省」正是由「行使中央巡察之職權」而來。
中國文字博大精深,造字必然其來有自,由「省」字即可得證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