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中學時代,那是何其蒼白的歲月。全校清一色是男學生,厲行髮禁及服儀檢查,一律三分平頭、大盤帽、卡其軍訓制服。校園生活乏善可陳,升降旗、打掃、上課之外,除了考試只有考試(包括小考、月考、期考、抽考、競試,還有每周四五六早自習的周考),以及寒暑假強迫參加的輔導課,更沒有社團、校慶、畢業旅行等課外活動,面對著沉重的升留級壓力和一試定終身的聯考。後來,依據以上經驗,寫了短篇小說在報紙副刊發表。如今,萬惡的聯考廢除了,可是考生有比較輕鬆嗎?幸好中學時代結交到一輩子的朋友,差堪告慰。
‧清代揚州八怪之一,詩、書、畫三絕的鄭板橋,獨樹一幟,喜題「難得糊塗」四字,曰:「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意謂: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一味去爭,要學會放下,有時無妨糊塗,這讓人得到平和、輕鬆、坦蕩、悠然與自在,此即其為人處世之道也。
‧清代詩人李密庵信仰中庸哲學,作「半半歌」,歌曰:「飲酒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姸。」此其快樂之道也。林語堂說,所謂最快樂的人,即所賺的錢足以維持獨立的生活,曾替人群做過一點點事情,可是不多;在社會上稍具名譽,可是不太顯著。只有在這種環境之下,名字半隱半顯,經濟適度寬裕,生活逍遙自在,而不完全無憂無慮的那個時候,人類的精神才是最為快樂的。
‧民國六十、七十年代,老家守歲的慣例,年夜飯(必有芡蕃薯粉)之後,發紅包,接著大人開二桌,一為打麻將一為比十三張,孩子們則放鞭炮玩大富翁,好不熱鬧!直到拜天公,迎新送舊,守歲才告一段落,各自回家。多麼令人懷念的歲月啊!
‧農曆新年最令人懷念的年菜是「兜麵」,也稱「兜錢菜」、「黏錢菜」。此料理可將豬肉、蔬菜、香菇、魷魚絲、芹菜珠…. 等或菜尾,加入高湯和番薯粉勾芡,在熱鍋裡不斷攪拌,兜成半透明的糰狀,口感Q彈,象徵家人團圓或財源凝聚,是泉州人的吉祥菜色。兜麵内容可簡樸亦可奢華,隨心所欲,無論如何,都增添了新年的歡樂氣息。難得楊双子小說《臺灣漫遊錄》,也詳細介紹了兜麵,讀來更是興味十足。
‧遥想當年「毋忘在莒」,那是反共抗俄的年代。如今了解其意義者幾希?
‧AI生成的照片,美過頭,太不自然,宛如拍照使用美肌,有人卻樂此不疲,豈不怪哉!
‧今日嘗試和聊天機器人ChatGPT對話,感想是:「無所不知的大神」適足以形容,無疑比Google還厲害。學生利用ChatGPT寫作業或研究報告,老師真的防不勝防啊!
‧有人測試,與ChatGPT吵架。没想到,ChatGPT對罵如流,而且很嗆!
‧突然一窩蜂地出現吉卜力風格的AI圖,完全没創意,雖然可愛卻感覺好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