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aaaa.jpg 

二○○八年是臺灣電影史上極其亮眼的一年,除了《海角七號》奇蹟式的打破臺灣影史賣座紀錄,尚有《囧男孩》和《九降風》二部成長電影令人驚豔。《囧男孩》的主角是苦中作樂的小學生,《九降風》則是苦悶高中生的青春故事;《囧男孩》趕上風潮,賣座不惡,《九降風》則因國片一下子推出多部,反而被冷落了。其實,《九降風》是一部充滿生命力以及戲劇張力的電影,把故事說得清楚明白,拍攝手法新穎,攝影亦出色,特別是「信任∕背叛」的主題呈現,焦點集中,讓人印象深刻。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96b26334191d.jpg 

(一)特殊行業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24231.28364958_270X405X4.jpg 

王家衛《春光乍洩》,把電影場景移往遙遠的南美阿根廷,表面上是敘說男同志之間的愛與被愛、孤單與不安全感、不斷地「重新開始」的分分合合,末了甚至於開展出男同志喜歡上異性戀男孩的美麗遠景。其實,《春光乍洩》絕不只是一部同性戀電影而已,做為王家衛告別一九九七香港代表作,確是有其耐人尋味的政治寓意。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iyi_poster.jpg 

﹝《一一》電影海報﹞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x_f1one0311134_0008.jpg 

一九五八年問世的《四百擊》(The 400 Blows ),掀起法國電影新浪潮,咸認是現代電影的經典傑作。這部黑白片,於半世紀之後觀賞,依然讓人覺得精采,以及感慨良深。此片敘述一位十三歲少年安端達諾的慘綠歲月,道出學校和家庭教育,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CAFLAS2F.jpg 

蔡明亮編導的處女作《青少年哪吒》,備受矚目,曾獲一九九二年金馬獎五項提名卻未能入圍最佳影片,然而這確是難得一見的佳片,任何有良知的觀眾,看完之後,應當都會發出一聲喟嘆:浪費的青春,茫然的青少年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音樂可以跨越國家、種族的隔閡,成為感動人心的美麗語言。日本NHK電視臺歷屆跨年「紅白對抗」歌唱大賽,是舉國上下共同矚目的年度盛事,製作單位依慣例,會邀請當年最受歡迎的歌手演唱暢銷歌曲,也安排令人懷念的經典老歌讓大家一起回味。其中,令日本人深感自豪的世界流行名曲Sukiyaki(即「壽喜燒」,火鍋的一種),就是經常被演唱的曲目之一。

Sukiyaki原唱人是「坂本九」(Kyu Sakamoto),長得一臉童稚,笑容可掬,讓人感覺十分親切。他生於1942年,高中時期曾在俱樂部駐唱,1959年通過東京一家才藝經紀公司的新人甄選,成為東芝唱片公司旗下的藝人。1962年,年甫雙十,坂本九已擁有八張專輯與十五首暢銷曲,成為當時日本最受歡迎的影歌雙棲藝人。1963年,坂本九推出〈昂首向前行〉,獲得空前成功,隔年此曲改以〈Sukiyaki〉為名進軍美國音樂市場,銷售突破百萬張,榮登Billboard暢銷排行榜連續三週冠軍寶座,成為舉世知名的日文歌曲,也讓坂本九攀上歌唱事業的巔峰。不幸的是,坂本九於1985年,搭上日航波音747客機,在東京附近發生空難而喪生,英年早逝,徒留感傷和遺憾。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懷舊風格的「阿才的店」出來,和老同學一一握別,踽踽獨行於微雨夜晚的仁愛路街頭,方才酒酣耳熱的場面猶歷歷在目,此刻內心卻有著「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的感慨。

民國五十五年初夏,懵懵懂懂地自國小畢業,轉瞬間,至今已四十載矣。畢業後,各奔前程,星散四處,現在有些同學或赴中國大陸或移居國外,失聯者不在少數。所幸由於熱心的同學出面,積極連絡奔走,重新整理建立名冊,終於促成這一次十分難得的小學同窗會。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我的第一筆稿費根本沒去領取

一九七三年,我尚就讀台北市郊一所教會高中,在日益沉重的大學聯考壓力下,忙裏偷閒,寫了一篇約四百五十字的短文,投寄到由台北縣青年救國團主編,以縣內中學生為發行對象的月刊──《青年世紀》,其版型是與當年台灣商務印書館「人人文庫」相同的四十開本。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學讀的是全國獨一無二的「中國文學系文藝創作組」,畢業後同班同學在寫作方面卓然有成者,包括黃寶蓮、蕭蔓、李宗慈……等,當時我曾任班長,舉辦班級散文月、詩人月活動,也經常有作品在報章雜誌發表,榮獲系上的「文藝青年」表揚,但相較於班上其他準備入研究所深造的同學,我的學業成績不算突出,然而平均成績大抵都還保持八十分以上。可是大三時,我居然有一門課被當,算是個人史上「空前絕後」的紀錄了。

這一門令我終身難忘的課,就是「《文心雕龍》研究」。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64781_920229311334609_173418507695074209_n.jpg ﹝玫瑰花開﹞

你始終不明白,為什麼見面的時候,時間總覺不夠?是不是時間被誰動了手腳或者偷去了呢?可又為什麼才分離,時間立即變得漫長難耐,彷彿永遠也過不完似的?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075152_945341412156732_4836748650928930697_n.jpg 

﹝落花拼圖﹞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的思想都有結構的概念,其間的系統亦隱然可見,依結構主義的觀點,作品裏某些字句與描寫雖是具體的呈現,但往往隱含某些意義,把這些有意義的文字或描述組列之後,便會它們共同指向比較抽象的意義。有「八○年代文學旗手」之譽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就喜歡運用記號或符碼,賦予作品象徵性,而眾多村上迷最愛、最暢銷的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之象徵符碼,說中了現代人內心某些隱微幽深的部分,引人深思、反省。

(一)歌曲〈挪威的森林〉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77787033_x.jpg ﹝處女作《仰望自己的天星》,臺北:皇冠﹞

這跟我寫作的第一本書有關。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042972_1042609349096604_7610041784100723217_n.jpg ﹝黃昏,遠眺觀音山﹞ 

(一)逝者如斯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138642_1001177373239802_4158859349600200129_n.jpg     ﹝仰望﹞

抽象畫的符號本身雖無意義,但它必定傳達了畫家的意象、感情或意念,無論如何,它仍是某種「有意義的形式」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