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7919_1574214895936044_2655339710567949188_n.jpg

﹝百合﹞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342382_1563219023702298_4382050345289777169_n.jpg

﹝落雨之前﹞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767784_1583925934964940_973090196443675921_n.jpg

﹝三重人的小確幸﹞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留學生文學代表作

臺灣1960年代的留學生文學,是現代小說重要的一支,其中於梨華(1931-2020)為深具代表性的一位。留美的於梨華,其作品《夢回青河》(1963)、《歸》(1963)、《也是秋天》(1964)、《變》(1965)、《雪地上的星星》(1966)等,都具自傳性質,將自己的生活經驗寫進小說,尤其是《又見棕櫚.又見棕櫚》(1965),以臺大畢業赴美留學取得博士的歸國學人牟天磊為核心,寫留學生內心的苦悶以及「無根的一代」之失落與徬徨,把外省族群不認同臺灣,在海外又無法融入當地社會,內心唯一認同的中國原鄉卻回不去,這樣的流亡、放逐與精神上的幻滅,使得《又見棕櫚.又見棕櫚》的意義結構受到重視及討論。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認為,於梨華最受歡迎的長篇小說,當推《又見棕櫚.又見棕櫚》。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514.JPG

﹝與葉石濤伉儷合影2006.9.30.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671063_1580907215266812_1283850412406812987_n.jpg

﹝位於三重區公所及三重郵局附近﹞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997948_1483099431714258_1336103815189372073_n.jpg

﹝機捷三重站外公園之夜﹞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立偉油畫.jpg

﹝陳立偉油畫﹞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7《頭》.jpg

東方白短篇精選集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634701_1518279324862935_1958485517229929892_n.jpg

﹝傳統與現代﹞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447446_1571948886162645_5409189067721447307_n.jpg

﹝童宏勝紀念銅像﹞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485524_1571399299550937_5566166233403601103_n.jpg

﹝位於捷運先嗇宮站附近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189759_1066109593413246_4112386016110604710_n.jpg

﹝位於菜寮臺銀巷子內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681926_1479602415397293_4873420079496541771_n.jpg

[閱讀與寫]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119334_1549758311715036_8099276015800668075_n.jpg

﹝青春就是美﹞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831825_1477134612310740_3626496562474063285_n.jpg

(關渡平原所見)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顛覆儒家思想

大師級散文家王鼎鈞先生的《講理》、《開放的人生》、《人生試金石》、《我們現代人》、《靈感》、《碎琉璃》等均膾炙人口,嘉惠不少青年學子。王氏著力於將小說、戲劇技巧溶入散文,詮釋人生,其作品整體風格溫柔敦厚,予人的印象是屬於儒家的。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大兵文學代表作

以《代馬輸卒》五書(註1)而家喻戶曉的大兵作家張拓蕪,可說是國內文壇的異數,他沒新有正式文憑,抗戰勝利後,隨部隊來臺,曾以「沈甸」為筆名,於民國51年出版詩集《五月狩》,不過其後未再有文學作品出版,直到民國62年退役、中風殘廢後,才重新拾筆寫作,鬻文為生,如此反而聲名大噪,所寫代馬輸卒五書,以「老兵話舊」與「細說故鄉」為主軸,為中國近代的苦難與成長,留下珍貴史料,可謂一片雄偉,無限深廣,被譽為「現代史記」。李震洲謂,就民族歷史言,代馬輸卒系列作品是民族悲壯的史詩;就文學價值言,它是五四以來熠熠生輝的大兵文學代表作。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498670_1025129877619740_8297506650092769394_n.jpg

(春之校園)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開闢一個新的思考空間

《喧嘩、吟哦與嘆息──臺灣文學散論》(板橋:駱駝出版社,199611月初版),是以寫詩為「本業」的向陽的第三本文學評論集。作者由新聞界轉入學術研究之途,以「文學與傳播」為主要研究領域,書中較具份量的篇章即以此為主題,諸如試析臺灣現代詩的傳播困境、從傳播導向談當前文學發展……等,進而提供策略,指出文學必須從形式乃至內容加以調整,以掌握傳播工具的特性,發揮對文學作品接收者心理結構的凝聚功能。此充分顯示作者在「文學與傳播」上的深刻思考,極具前瞻性。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