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77793058_m.jpg ﹝ 茶道師動作一絲不茍 ﹞

日本茶道可追溯到一千二百年前的奈良時代,由中國唐代的鑒真和尚及日本留學僧最澄法師帶入東瀛,在上層社會流傳。


十五世紀初,名僧村田珠光(1423-1502)結合佛教莊嚴肅穆的儀式,創立了茶道藝術,提倡茶禪合一,旨在清心。

以後由禪門逐漸普及民間,形成二十多個流派,如內流、樂流、細流、織部流、南聲流、宗偏流、松尾流、石洲流等,川端康成小說《千羽鶴》敘述茶道世家的故事,主角三谷菊治即屬「織部流」,記得有一年,也是赴日見學的茶道體驗,我當場寫了「千羽鶴」三字,出示茶道師,他兩眼一亮,彷如欣逢知音,那既驚又喜的模樣,令人印象深刻。

到了十六世紀後期,豐臣秀吉時代的茶道高僧「千利休」,集茶道之大成,開創了最大眾化的「一派茶道」,在日本流傳最廣,影響最深,千利休乃被日人尊為茶道宗匠。

所謂茶道,就是有關沏茶、飲茶的禮儀,有一整套形式,用以修心養性,增進友誼和學習禮法。

日本茶道源自中國,卻逐漸發展,與宗教、哲學、倫理和美學熔為一爐,具有日本民族風味的獨特內蘊,成為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

名僧村田珠光提出「謹敬清寂」為茶道精神,千利休更動一字,以「和敬清寂」四字為茶道真諦,反對奢侈華麗之風,力主簡樸,眾人邊品茗邊閒談,不問世事,
無牽無掛之中,淨化了心靈,別有一番美的意境。

換言之,茶道不僅僅是物質享受,藉由茶會,學習茶禮、陶冶性情,培養審美觀和道德觀,茶道可以說已經從單純的趣味、娛樂,進而成為表現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規範和理想。

日本茶道各流派,基本上都採用傳統抹茶法,講究典雅、禮儀,使用工具亦精挑細選,品茶時更佐以甜點,相得益彰。

此次赴日見學,於新潟縣上越市百年歷史的「關根學園高等學校」參觀茶道示範,親身體驗茶道文化,透過日本茶道繁瑣的過程,如茶葉要碾得精細,茶具要擦拭乾淨,茶道師動作一絲不茍,既有舞蹈般的節奏感和飄逸感,又能準確到位,凡此種種,在在表示對來賓的尊重,充分體現「和敬」之精神。

我們抱持虔誠心情,先細細欣賞一番藝術品般美麗的櫻花形狀甜點,再以小竹刀切瓣品嚐,甜點入口即化,妙不可言;接著,雙手捧起古色古香的茶碗,順時鐘方向轉了兩下,喝陶碗中的綠抹茶,一甘甜一微苦,二者中和,在口腔裏取得神奇的平衡,讓味蕾享受到難以形容的快樂,迄今猶念念不忘啊!

277791009_m.jpg ﹝ 櫻花甜點 ﹞

277791006_m.jpg ﹝ 綠抹茶 ﹞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茶道
    全站熱搜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