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者》敘述一個長期生活於威權壓制下的女性,其深層潛意識予以反抗之悲劇。此書表面寫素食主義,其實是在寫家庭、婚姻、性與暴力,對精神世界長期折磨所造成的影響。

(一)世界文壇注目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頻道(2025.2.14)

2025年臺北燈會主燈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書蘊含死生、關懷大自然等多面向的深邃思考,堅持幸福理想的追求,足以增長智慧,確是一本成長過程不宜錯過的童話。

由兒童劇至童話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學生涯近四十載,擔任導師帶班三年(1979-1982)畢業,僅有一次,彌足珍貴。迄今透過仁班LINE群組(美仁幫),師生仍保持密切聯繫。茲驚聞仁班同屆忠班學生大去,感慨良深,謹PO昔日仁班畢業二十週年同學會紀念文,願大家健康平安,幸福快樂!

畢冊1982.jpg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生活頻道(2025.1.16)

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河島多加是果決大膽的商界女強人,內心卻有著不為人知的軟弱與悲哀,形成內在、外表的矛盾以及強烈對比,使得人物塑造更顯立體。

改編娛樂集團奮鬥故事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海借路.jpg

作者透過主角潘阿秀,傳達女性追求自由的心聲,展現其堅強、獨立與自主意識,使其生命格局更為提升,擁有自我支配的人生,無疑是另一種「大海借路」的象徵,《大海借路》可謂為改變命運之女性自覺的故事。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 2007.02.11大學同學會在華岡.jpg

小檔案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重視思想性

偉大的小說家必然是廣義的哲學家,由德國文學家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1877-1962)的作品即可獲得明確的驗證。論者認為,赫曼.赫塞一生既為人類本性之精神慾望和動物慾望的衝突所苦惱,同時也在內心不斷地追求以上二者調和統一的救贖之道。反映在作品上,即十分重視其思想性,從各個角度去探討人性與批判時代。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頻道(2025.1.1)

﹝信義耶誕﹞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深入探索人性的明暗,揭露隱晦的內心世界,當為夏目漱石小說主要的意涵,亦是其文學價值之所在。

(一)秉持「我就是我」的信念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玉.jpg

常玉油畫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叛》融入「類革命」的太陽花學運,呈現臺灣新世代之自主性及開闊視野,揮別「我是誰」的夢魘,認同本土,促進族群和解,明確指出臺灣未來的道路,的確深具時代象徵意義。

(一)「認同」為臺灣文學重要主題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手邊保存不少作家的親筆信,除了大河小說《浪淘沙》作家東方白龍飛鳳舞宛如天書的信之外,以〈進香〉榮獲1978年第一屆中國時報文學獎小說甄選首獎的詹明儒(1953-),於1983年初冬的來信,字體拙樸,但文學含金量高,頗具收藏價值,堪為珍貴的現代文學史料。

奪得文學大獎,詹明儒的寫作一度停頓下來,之後第一本長篇小說《阿福林與鄰里們》在自立晚報連載,另一長篇小說《番仔挖的故事》獲第一屆臺灣文學獎,但整體言,交出的作品數量並不多。直到詹明儒自小學教師崗位退休下來,重拾健筆,創作不輟,自2016年以來,陸續推出《西螺溪協奏曲》、《鳶山誌:半透明哀愁的旅鎮》、《大島記:渾沌臺灣》、《鳶山誌:藍色三角湧》等重量級長篇巨著,穿越時空,上下古今,演繹臺灣歷史,或書寫小鎮人文及鄉土情懷,發揮人道精神,關心族群融合,充分展現資深小說家的剛強後勁,深受文壇矚目。作者自言,小說書寫到一個程度,便會很想跳脫舊有模式,另尋創作途徑與意趣。詹明儒大膽進行創作實驗,由寫實主義轉為魔幻寫實,期許自己在臺灣文學史中,鑽爬岀一條新路。詹明儒之不迎合市場,堅持追求小說的藝術性,著實令人佩服。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窗外.jpg

言情小說家瓊瑤(1938-2024)於86歲輕生辭世,聞之令人唏噓。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居易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作品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其〈負冬日〉一詩令人回味無窮,詩云:「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曠然忘所在,心與虛空俱。」

此詩大意是說,明亮的冬日,照在屋子南邊的一角;閉目坐在陽光下,背對冬日曬太陽,沐浴陽光一派和氣;剛開始像飲美酒,之後又像蟲兒冬眠後甦醒;所有的關節血脈都打通了,什麼雜念也沒有,身體順乎自然,心也跟著融成了一片,而且心念全無,腦中一片空明,達到忘我的境界,心神乃與虛空融合為一體。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川端康成、狄更斯等名家名著鑑賞──人性的矛盾與掙扎

作者:歐宗智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行人.jpg

#個性使然,一郎就如同行於世間之人,卻有著無家可歸之感,怎不可悲?怎不令人喟然長嘆!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難免遭遇挫折,如何調適心情,繼續生活,迎接又一個明天,這是人人都要學習的人生哲學。對此,北宋文豪蘇軾的作為,當可為後人帶來深刻的啟示。

蘇軾因「烏台詩案」貶居湖北黃州,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元豐五年,其〈定風波〉詞云:「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雖然遇雨掃興,酒醒微冷,顯得人生無趣,但東坡不拘泥於此,隨即心念一轉,揚棄悲哀,但覺自然有情,彩霞滿天,內心一片平和寧靜,也無風雨也無晴,生命中的風風雨雨,再不能影響到他,這是何等曠達的胸襟!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技時代,時間益加寶貴,凡事講求迅速、效率,無論是撰文或演講,「長篇大論」已跟不上時代腳步,難以獲得閱聽者的青睞。至於二至三分鐘可以讀完的「方向」專欄,精短而有益,正好符合現代人的閱讀需要。

據聞,「護國神山」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主持內部會議,必先審查上次會議內容,確認問題獲得解決之後,才會繼續進行當天議程。如果報告人三分鐘之內未說明重點,鐵血的張忠謀會當面撕毀報告,叫你出去。以上不知是真是假?但無論如何,都不難看出張忠謀多麼重視時間與講求效率,此應為台積電之所以成功的企業文化之一。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