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b 18 Tue 2025 21:37
深層潛意識的反抗──談韓江《素食者》
- Feb 14 Fri 2025 09:17
生活頻道(2025.2.14)
- Jan 27 Mon 2025 21:02
幸福不必遠求──談梅特林克《青鳥》
- Jan 25 Sat 2025 11:30
一日為師,終生為友──憶高三仁畢業二十週年同學會
教學生涯近四十載,擔任導師帶班三年(1979-1982)畢業,僅有一次,彌足珍貴。迄今透過仁班LINE群組(美仁幫),師生仍保持密切聯繫。茲驚聞仁班同屆忠班學生大去,感慨良深,謹PO昔日仁班畢業二十週年同學會紀念文,願大家健康平安,幸福快樂!
- Jan 16 Thu 2025 13:04
生活頻道(2025.1.16)
- Jan 15 Wed 2025 11:57
日本曲藝界傳奇──談山崎豐子《花暖簾》的大阪女商人河島多加
- Jan 11 Sat 2025 16:10
堅強、獨立與自主性──談周梅春《大海借路》的女性塑造
- Jan 09 Thu 2025 14:34
校長作家歐宗智(圖文:李宗慈)
- Jan 03 Fri 2025 16:13
孤獨人生的救贖──談赫曼.赫塞《生命之歌》
(一)重視思想性
偉大的小說家必然是廣義的哲學家,由德國文學家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1877-1962)的作品即可獲得明確的驗證。論者認為,赫曼.赫塞一生既為人類本性之精神慾望和動物慾望的衝突所苦惱,同時也在內心不斷地追求以上二者調和統一的救贖之道。反映在作品上,即十分重視其思想性,從各個角度去探討人性與批判時代。
- Jan 01 Wed 2025 17:04
生活頻道(2025.1.1)
- Dec 23 Mon 2024 15:21
探索人性的明暗──談夏目漱石《彼岸過迄》
- Dec 15 Sun 2024 19:38
生活頻道(2024.12.15)
- Dec 08 Sun 2024 19:52
故鄉與認同──談林剪雲《叛》的主題結構
- Dec 07 Sat 2024 14:40
文學含金量高的一封信──記詹明儒文藝之心
手邊保存不少作家的親筆信,除了大河小說《浪淘沙》作家東方白龍飛鳳舞宛如天書的信之外,以〈進香〉榮獲1978年第一屆中國時報文學獎小說甄選首獎的詹明儒(1953-),於1983年初冬的來信,字體拙樸,但文學含金量高,頗具收藏價值,堪為珍貴的現代文學史料。
奪得文學大獎,詹明儒的寫作一度停頓下來,之後第一本長篇小說《阿福林與鄰里們》在自立晚報連載,另一長篇小說《番仔挖的故事》獲第一屆臺灣文學獎,但整體言,交出的作品數量並不多。直到詹明儒自小學教師崗位退休下來,重拾健筆,創作不輟,自2016年以來,陸續推出《西螺溪協奏曲》、《鳶山誌:半透明哀愁的旅鎮》、《大島記:渾沌臺灣》、《鳶山誌:藍色三角湧》等重量級長篇巨著,穿越時空,上下古今,演繹臺灣歷史,或書寫小鎮人文及鄉土情懷,發揮人道精神,關心族群融合,充分展現資深小說家的剛強後勁,深受文壇矚目。作者自言,小說書寫到一個程度,便會很想跳脫舊有模式,另尋創作途徑與意趣。詹明儒大膽進行創作實驗,由寫實主義轉為魔幻寫實,期許自己在臺灣文學史中,鑽爬岀一條新路。詹明儒之不迎合市場,堅持追求小說的藝術性,著實令人佩服。
- Nov 26 Tue 2024 18:56
人生修煉
- Nov 22 Fri 2024 15:31
歐宗智新書出版:《川端康成、狄更斯等名家名著鑑賞──人性的矛盾與掙扎》
- Nov 15 Fri 2024 16:37
內心隔閡的悲哀人生──談夏目漱石《行人》
- Nov 07 Thu 2024 20:37
隨遇而安
- Nov 05 Tue 2024 11:29
生活與學習
科技時代,時間益加寶貴,凡事講求迅速、效率,無論是撰文或演講,「長篇大論」已跟不上時代腳步,難以獲得閱聽者的青睞。至於二至三分鐘可以讀完的「方向」專欄,精短而有益,正好符合現代人的閱讀需要。
據聞,「護國神山」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主持內部會議,必先審查上次會議內容,確認問題獲得解決之後,才會繼續進行當天議程。如果報告人三分鐘之內未說明重點,鐵血的張忠謀會當面撕毀報告,叫你出去。以上不知是真是假?但無論如何,都不難看出張忠謀多麼重視時間與講求效率,此應為台積電之所以成功的企業文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