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宗教情懷帶給讀者思想上的啟發與感動,讓人獲得種種人生的啟示,同時也增加了《寒夜三部曲》的深度和廣度。

每一個人不管有無宗教信仰,對其生命都存有一種最後的預設或是所謂的「最終的關心」,並且依此假設生活,信以為真,這也就是宗教思想的本質,提供了人生的基本意義、安全感。換言之,人的性格與生活行為都倚賴其內在的信念,人往往會去尋求這種被視為「永恆」的信念或真理,進而信奉某種宗教或哲學,構成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以上的宗教或哲學,很自然地會有意或無意的表現在文學作品之中,留下或隱約或明顯的宗教痕跡。傳統上,宗教的衛道者一向強調文學的教化功能,而藝術工作者則一直注重文學的欣賞原則。其實,文學兼具了「教化」與「欣賞」的價值與意義。無論如何,文學作品承載了作者的宗教信仰或哲學,學者李達三論「文學與宗教有沒有關係」時更明白指出,文學作品是否善美、偉大,「應該依據作品內容中宗教思想的深度和廣度為其評估標準」。重點在於作者表達思想的技巧是否圓熟?是否高明?是否讓讀者接受、感動,乃至獲得人生的指引。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進朝天宮膠彩絹本.jpg

陳進.北港朝天宮膠彩絹本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蘇東坡寫了不少禪詩,令人津津樂道,回味再三。試看〈觀潮〉一詩,詩云:「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此詩大意是,一心嚮往廬山的煙雨濛濛和浙江錢塘潮汐的澎湃滔滔,可惜一直無緣登臨廬山,置身煙雨之中,以及親至浙江錢塘,目睹潮水的壯闊景象,每每引以為憾。後來,終於有機會親臨廬山、浙江,看到了美麗神秘的濛濛煙雨和宏偉壯觀的錢塘潮水,這時心中反而沒有什麼特殊的感受,只覺廬山煙雨就是廬山煙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嘛!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如果忘記死亡這件事,會變得肆無忌憚,大膽到蹂躪道義,恣意橫行,道義於是成為不必要的東西,直到死亡的悲劇突然發生才有所醒悟。

(一)崇尚道德倫理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韓江.jpg

南韓女作家韓江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塞爾喜怒無常,無疑跟瘋子一樣。可是個性使然,馬塞爾身陷其中而無法自拔

(ㄧ)馬塞爾個性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空灰黯,海色凝重,海鳥聒聒的叫聲喚響寂寞的沙灘,這是冬季的八里

含澀的海風掀起海浪,海浪湧向沙灘,激起白色的泡沬。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年尾崎紅葉以寫實主義手法,從高利貸行業切入舊傳統瓦解而新秩序迄未建立的明治時代,其社會色彩引起當代讀者共鳴。再者,書中愛情與金錢的對立及矛盾,乃是人類永遠存在的主題,毋怪乎《金色夜叉》可以吸引跨世紀的讀者。

(一)金色夜叉兼具善惡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台灣首位理學博士

讀史可以鑑往知來,做為史部可讀性最高的傳記,更是具有指引人生的作用,《劉盛烈回憶錄──我與台大七十年》(註1)就是這樣一本值得一看的口述歷史。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須」與「需」的正確用法,一般人常分不清楚。其實,凡「須」即must,「需」即need。諸如軍需、需求、生活必需品;或是必須、生活須知。示例:經濟建設「需要」大量能源,所以大家平時「須要」養成節約能源的好習慣。

‧形、音、義相近而用法不同的常見字,尤其是「形聲字」,最容易令人混淆不清,如「獲」與「穫」即是。獲,音ㄏㄨㄛˋ,通常當動詞,獵所得也,如「獲得」、「獵獲」,引申為「緝獲」、「獲罪」。穫,讀ㄏㄨㄛˋ,亦多當動詞,指收割農作物,如「刈穫」、「收穫」;若當名詞,則指農產之收成,如「一歲三穫」。顯而易見,「獲」與「穫」二字,音同形似義近,然其用法有別。後因「收穫」的引申義也有「獲得」之意,致使許多人把「收穫」誤為「收獲」。其實在使用「獲」與「穫」二字時,可由部首來判斷。「獲」歸犬部,「穫」屬禾部,禾者,穀類植物之通稱,農夫不是要到田裏去「收」割穀物嗎?故曰「收穫」;若言「收獲」則顯然不通。凡「收」字底下必用「穫」,把握此一原則,自然就「獲」「穫」井然了。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少子化,加上AI產業趨勢,大學人文科系學生逐漸限縮,尤其被視為傳統保守的中文系,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

其實,語文不只是研究學問的基本工具,也承載了文化脈絡以及身分認同的意義,乃瞭解國家民族文化的基礎,國文教育可說是文化、道德與修養三合一的核心,國文之重要性,的確不容輕忽。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諸子百家的儒家,一直是中國人的思想主流,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字,《論語.顏淵篇》中,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孟子.離婁下》進一步解釋:「仁者愛人。」易言之,儒家講仁愛,且「仁」字由人、二合體而成,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強調所謂的生活倫理。

仁字何其重要,偏偏道家的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此「不仁」往往令總是從儒家的角度去思考的人,百思不得其解,疑惑不已。其實,若由道家的角度切入,自當豁然開朗。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物價飛漲,報載臺北市大安區甜點名店,一個蛋黃酥居然要價160元。天啊!這是什麼時代?

‧「我在這裡非常負責任地跟大家報告,我完全不知情!」這樣耍賴的渣男式修辭,造成意外的諷刺效果,應該會被列為2024年臺灣政壇的經典金句吧?!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真正融入臺灣社會,認同安身立命的這塊土地,乃是《陳夫人》核心主題引人深思之處。

(一)全書的核心主題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叛.jpg

‧閱讀,是向作家致敬的最佳儀式。大河小說「忤、逆、叛三部曲」作家林剪雲(1956-),剛考完高中聯考的那年暑假,完成了生平第一篇小說,投稿中華副刊,蔡文甫主編查證之後寬容採用見報,可謂「慧眼識英雌」,成就臺灣文壇一段佳話。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頻道(2024.7.20)

‧出門一日,搭乘捷運居然被讓座二次。有些哭笑不得。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秋葉〉

東方白伸手想摘他頭上的一片秋葉,於是那秋葉便對他說:「你何必早些摘我呢?反正過不了多久,我自己也要掉落的啊……」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照堂七股鹽山.jpg

攝影家張照堂(1943-2024)二○○三年於台南七股所拍攝的鹽山,十分耐人尋味。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一部文學自傳

1954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文豪歐內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他膾炙人口的小說如《妾似朝陽又照君》(一名《旭日依舊東升》)、《戰地春夢》、《戰地鐘聲》、《雪山盟》、《老人與海》等均改拍成電影,頗為國人所熟悉。透過小說與電影,海明威給人的印象為支持參戰,而且是喜歡飲酒、戀愛、狩獵、捕魚的一條硬漢。他在辭世前三、四年才動筆撰寫生平僅有的一部自傳──《流動的饗宴》(A Moveable Feast),然而這部自傳只記錄了海明威1921年至1926年期間在巴黎的生活;當時海明威剛在文壇嶄露頭角,日子過得雖不富裕卻很快樂。直到他死後三年,此書才與世人正式見面。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大師葉石濤對於小說的評價,強調現實主義、人道主義、理想主義、挖掘人性,以及藝術技巧。綜觀之,世界上所有文學,不論古今中外,歸根結柢,不過「感動」二字,作品的好壞,非關表現的形式,關鍵在於是否表現得宜?有無感動讀者?

文章標籤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