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61753448_x.jpg    ﹝左營一隅﹞

凡儒家極重要的書籍,戰國時代之後都以「經」稱之,如易經、書經、春秋經……等,然何以名之曰「經」呢?

許慎《說文解字》謂:「經,織從絲也。」此「從」本不作「縱」,係後人妄以代之。段玉裁注:「織從絲謂之經,必先有經,而後有緯。是故三綱五常六藝,謂之天地之常經。」《大戴禮》補充:「南北曰經,東西曰緯。」由此可知,「織縱絲」乃經字之本義。班固《白虎通》曰:「經,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經,言不變之常經也。」劉勰《文心雕龍‧宗經》篇云:「經也者,恆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也。」此班固、劉勰以經字解釋為「常」或「恆久」,已是引申之說。

故儒家記載「經常而又永恆不變」道理的典籍,每以「經」名之,的確實至名歸。其後推而廣之,不只是儒家,凡是記載「經常而又永恆不變」道理的典籍,皆曰經,如金剛經、聖經、可蘭經……等,莫不如此。甚至於女子月事,通常具有「經常不變」之規律,是以名曰「月經」也就理所當然了。

總之,儒家思想的十三經是中國文化的精華、修己安人的典籍,要認識中國文化,必須從讀經開始,曾有西方人士望文生義,想進一步認識中國文化,就選擇由《易經》入門,未料此「易」非彼「易」,《易經》是一本從卦爻的變化(變易),來探討宇宙一切事物不變(不易)理則之古經,也是十分艱深難懂的書籍,結果反而讓滿腔學習熱誠的西方人士退避三舍,認為中國文化實在博大精深呀!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說文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喬桑 的頭像
    喬桑

    喬桑の文藝錄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