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77795442_m.jpg ﹝ 專題演講 ﹞

(一)舊地重遊

     對我來說,這是一次十分特別的體驗,也與自己以前做過臺灣日治時期女詩人張李德和研究有關。  

五月七日,提早抵達真理大學麻豆校區,下榻白宮會館,隔天於臺灣文學資料館參加「張李德和論文發表會暨文物展」,除負責談張李德和生平與作品外,且主持其中一場論文發表會。麻豆校區位處偏遠,又逢周六,未料出席者約有百位,頗出乎意料。

上次到臺灣文學資料館是在四年前,當時正值暑假,至臺南出席全省高職校長會議,會議結束,與南下的內人會合,同遊麻豆。是日張良澤館長有事北上,乃由嘉玲老師接待與導覽,並且在東方白手書巨幅「浪淘沙」墨寶前留影紀念。歲月匆匆,這彷彿還是昨日剛發生的事呢!

(二)意外收穫      

張李德和文物展內容相當豐富,包括其詩、書、畫、筆墨、鈐章、衣物、塑像、生活照……等,都很值得仔細觀賞。 張良澤 教授親自為大家導覽、解說,不但如數家珍,更不時向家屬代表 張妙英 女士當場求證,妙語如珠,不時引起笑聲。經過 張 教授之口,展出的每一件文物,似乎都注入了生命,令人印象深刻。 張妙英 女士謂,童年記憶裏,常見到許多識與不識的長輩們在家中進進出出。文物展的陳澄波油畫「逸園」所繪即琳瑯山閣景象,後來在專題演講時,乃笑稱當年畫家應於作品一隅再加上一位可愛的小女孩才對。可惜這些文物只在麻豆校區臺灣文學資料館展出,若是能夠接洽合作,再由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或其他場所安排展期就更好了。  

文物展中,陳列了臺灣書壇大師曹秋圃先生(1895-1993)題贈張李德和夫婿張錦燦先生「海東仲景」隸書橫幅,引起我高度的興趣,因為曹先生於1960年代曾任本校清傳高商書法教師。檢視《曹秋圃詩書選集》(1983年出版),赫然發現,年齡與張李德和女士相仿的秋圃先生,曾於1935年(乙亥年)走訪琳瑯山閣主人,並賦詩留下了紀錄。  

由「海東仲景」橫幅,得見昔日文人雅士之往來,其詩、書相互印證,可謂饒富趣味,值得細品。此次,於張李德和文物展親睹曹師真蹟,可說是一大意外收穫。

(三)用詩詞寫日記

當天,張李德和六女 張妙英 女士代表家屬致詞後,主辦單位安排我專題演講,簡介張李德和其人其事及作品。我引用張李德和的詩句,將題目訂為「古調許同彈,不怕知音少──張李德和精采的人生」,內容大抵以先前從事張李德和研究的心得為主,推崇張李德和出身名門,其父李昭元自小教導她「雖女子至少須精一藝」,女詩人乃刻石以「雖女子須精一藝凜遵庭訓」為座右銘。她不但身體力行,勤習琴棋書畫,用以陶冶性情,修煉身心,且成就非凡,堪稱臺灣奇女子。又,張李德和所作供臺灣女性同胞修身習藝參考之「閨中十趣」,包括吟詠、練字、作畫、刺繡、裁縫、彈箏、讀書、作翰、教子、圍棋,尤其膾炙人口,足見張李氏之深諳生活情趣,故演講時亦就此加以介紹。

  另外,歸納了張李德和詩詞特色,諸如張李德和雖為女性,卻不寫愛情閨怨,打破一般對於閨閣詩人的框架,寫出以戰時現象、政治事件以及天災等反映時代社會的長篇詩作,殊為不易;再者,其創作範圍相當廣闊而且生活化,沒有一般傳統詩人無病呻吟的弊病,但凡日常生活發生的瑣事、大事,身邊的所見所聞都可以入詩,其中親情、品物、閨趣、記遊佳作甚多。 張妙英 女士當場告知,其母並未留下日記,我的看法則是:張李德和以詩詞來寫日記。此說,主持人臺灣文學資料館戴嘉玲主任深表贊同。

(四)論文發表     

論文發表會方面,論文彙編一大冊,厚達A4二百七十餘頁,由戴嘉玲主任與中央大學中研所顧敏耀博士合編,家族世系、年表、論文、寫真……等,一應俱全,編得相當夠水準。張李德和六女 張妙英 女士與其母一樣,也是「先生娘」,氣質高雅,年逾八旬而身體硬朗,全程參加,令人佩服之至。

      第一場論文發表由 張良澤 教授主持兼與談,先是顧敏耀〈記從物外鳴天籟,舒嘯煙霞樂不疲──張李德和筆下的臺灣山水〉, 顧 君報告時,以「張李德和大考驗」出題測試現場人士,讓大家對於張李德和的人與作品有了基本認識,其事先之規劃與設計,十分用心;由於此篇未提出結論, 張 教授期勉 顧 君再接再厲,完成下篇,綜論張李德和山水詩之特色。第二篇蔡易澄〈戰前張李德和與其他文人的互動──以《台南新報》為觀察對象〉, 蔡 君是真理大學臺文系學長,與台下的學弟妹們互動熱絡;此篇所引《台南新報》文獻嫌少, 張 教授要求 蔡 君繼續挖掘。會中, 張良澤 教授對於研究論文的講評,鞭辟入裏,一針見血,特別是對於 蔡 君論文,提點從事文學研究應該「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引文須原汁原味」(如有錯字則加註說明),這不光是論文發表人,即連我亦獲益匪淺。

     我負責主持兼與談的是成大臺 文所 博士生張俐璇〈重層的視線──析論陳進與張李德和的台、府展東洋畫〉 和陳昭銘 博士〈臺灣女詩人張李德和以花卉入詩詞之特色探析〉二篇論文,前者強調張李德和畫作特色在於「詩畫的互文」,有其立論觀點,唯對於張李德和詩畫互文的引證闡述,尚欠深入,可再補充論文內容。至於後者,對張李德和以花卉為主題的詩詞,爬梳功夫下得深,唯截稿在即,錯別字稍多,誠美中不足也;論述方面,談張李德和關於「菊」之詩詞時,夾雜比較阮籍、陶潛愛菊詠菊境界之不同,似無必要;又,張李氏戰前與日本殖民統治者時相往來,戰後又跟黨政高官密切聯繫,顯示其缺乏自主性與抗議精神,這反映到作品上,確有訾議之處,如此討好當權者的作品,於今觀之,難免突兀,陳文對此遣詞直接,頗有批判之意,然平心而論,在戒嚴時期的威權體制下,言論管制嚴格,如果公開發言,總要對官方政策有所呼應,在這樣歷史條件的前提下,我們或許應以比較寬容的態度來看待此類作品吧!

(五)增添人生色彩

綜合討論時,除開放現場提問與回應外,主持人 張良澤 教授特別邀請家屬代表 張妙英 女士,以日語朗讀寫給母親張李德和的俳句。那幽雅的音調,相當悅耳,猶如帶引大家走入昔日的「琳瑯山閣」而沉浸於其中的氛圍。
       
      此次張李德和論文發表會暨文物展,有些張李德和昔日「琳瑯山閣」詩友後人也前來共襄盛舉,殊為難得;麻豆校區行政主管如臺文系主任黃輝爵博士等亦積極參與,令人感佩。當然,臺灣文學館戴嘉玲主任率領工作人員及學生們,忙進忙出,一人當數人用,使這樣一個大型學術活動圓滿落幕,可謂充分發揮團隊精神。我更要感謝 張良澤 教授的熱情邀約,不吝給我全程參與的機會,進一步對昔日研究對象張李德和有了較全面的認識,使我在教學與工作之餘,因為此一插曲,增添不少人生色彩。

277795448_m.jpg ﹝ 合影留念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