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77781406_m.jpg 

書 名:屋頂上的巨人
著 者:張麗君
出版者:臺北市正中書局
出版年:1997年12月初版

(一)臺灣辦學之神

臺北育達商職是全世界最大的職校,光是日間部就有八千多名學生,其畢業校友遍布各地,創辦人兼校長王廣亞先生不以此為滿足,非但又創設桃園育達商職,更往下扎根,向上發展,繼而開辦幼稚園、籌設苗栗育達商業技術學院,甚至跨海到對岸興辦內蒙古經貿外語學院及河南鄭州昇達大學,且辦得有聲有色,成就斐然,可謂臺灣赴大陸辦學之開路先鋒。

有人讚譽,如果王永慶是臺灣的經營之神,那麼王廣亞毫無疑問應該是臺灣的辦學之神。

無論如何,王廣亞建立了他的教育王國,創造了私人興學奇蹟。他是如何成功的呢?資深新聞工作者張麗君《屋頂上的巨人》一書,為大家提供了答案。

(二)天助自助,開創新局

本書共分七章,內容分別是王廣亞的成長歲月、白手創校的艱辛、臺北育達的各項制度措施、前進大陸辦學的歷程、為私教界服務的成果、個性與為人、人談王廣亞,並附錄紀念照二十餘幀和大事年表。其中第二章「白手創校」的過程最為引人入勝,也最能凸顯王廣亞「不畏艱難,堅持到底」的奮鬥精神。

王廣亞一九四七年來臺,一九四九年成立育達會計補習學校,從租借建國中學教室,招生完成註冊,臨時又遭收回教室,不得不退還學費暫緩招生,繼而向開南借用教室,半年後又因教室收回被迫停辦,這一連串挫折都未令他放棄辦學,他堅信,只要撐持下去就有望成功,因為天助自助,老天總會幫忙有決心的人。

一九五二年,他終於在保安街找到房子,恢復招生。到了一九五三年,總算在寧安街現址設校,正式變更為商業學校,而且在沒人看好的艱辛困境下,一步一步克服建校、招生的種種困難,開創新局,奠定其教育王國的根基。

(三)不畏艱難、堅持到底

王廣亞的成功,源自他的信念:任何事不去做怎麼知道一定失敗?和王廣亞有同鄉之誼的前監察委員劉延濤就很欣賞他不畏不懼的個性,具有男子冒險犯難的氣概,這正是成大功、立大業的起碼條件。

其不畏艱難、堅持到底的精神,亦反映到他為私校教職員權益和福利的爭取過程。在二十六年私立教育事業協會理事長任內,他鍥而不捨,永不放棄,前後花了十二年時間,促成政府同意開辦私立學校教職員保險;又經過足足十年的漫長歷程,爭取到私校退撫基金制度的建立,進一步使私校教師退休後生計獲得保障,不再有強烈的失落感。

若非他那馬拉松健將的耐力,這些案子很可能至今還停留在研究階段。

(四)富人過普通人的生活

勤儉篤實是王廣亞多年奉行不棄的理念。他的衣食住行力求簡單,在別人眼中,簡直刻苦到幾近矯情的地步,其實這是他的本色。他的女兒王淑芳說:父親真是個特別的人,在他身上找不到一點有錢人的味道!

在衣著方面,王廣亞的標準打扮是長袖襯衫、卡其褲和一頂便帽、一雙便鞋。天氣較涼時就加上一件牛仔外套或夾克,只有在參加重要慶典時才穿西裝,所以有人戲稱王廣亞是最像工友的校長。

飲食方面,他對精緻美食興趣不大,往往一碗小米粥,配個簡單的小菜就打發了一頓。自大陸來臺的王淑芳說,有一次她和父親開車送外賓到陽明山中國飯店吃大餐,父親和她卻未留下,反而折返學校,吃的是路邊買來的一個二十五元臺幣的便當。她當時心裡很不是滋味,後來才想通,父親平日的生活就這麼簡單,能做到「富人過普通人的生活」是父親異於常人的地方。所以他那輛老爺裕隆汽車,一直開到報廢為止,才換了一輛日本汽車。

此外,他當年創業時從二手貨的商店買了一張舊書桌,白天是校長辦公桌,晚上當床鋪,用了四十幾年,因骨架仍算結實,捨不得丟棄,至今他每天仍在這張辦公桌處理校務。前臺灣新生報社長石永貴指出,王廣亞一生都在吃苦,即使事業有成之後,儉樸依舊,笑稱他是苦瓜型的人物。

王廣亞衣食住行樣樣省,但他是省自己,對於教育投資和朋友,他不僅不省而且非常大方。他不捨得花一萬元人民幣買一件自己非常喜歡的收藏品,在大陸投資昇達大學,卻花了好幾億人民幣,一點都不心疼。在臺灣辦學,手筆更大,設在苗栗的技術學院所需經費必定超過昇達大學。所以,沒有人說他小器,他的作風為他贏得了友誼和尊敬。

(五)幾點商榷

透過本書,可以通盤了解王廣亞奮鬥成功的歷程和育達的經營管理學,尤其王校長早期不惜斥資包車用來接送年長的老師上下課,以及迄今每個月定期舉辦慶生會,每年農曆春節前夕到同仁家中向八十歲以上的直系尊親屬賀節的作法,的確讓人印象深刻。

不過,育達老師一人兼任兩班導師工作制度即使順利推動,且實施成效良好,仍不免令人質疑。而王校長雖說到大陸辦學動機非常明確,純粹是以感恩的心情回饋故里,並實現其辦一所世界級大學的夢想,但在政府政策尚未開放私立學校前往大陸地區興學之下,先行偷跑,難免引起訾議。

此外,書中也有幾個值得商榷之處,如傳主個性為人幾近完美,除了自謙口才欠佳,其他如耳根軟、易上當受騙(一說是心地善良)外,實在找不出其他缺點,有違「不虛美不隱惡方不失其真」的傳記原則。

第六章第二節「生活儉樸」說到,他跨足經營建築業,且他在海峽兩岸籌辦大學的龐巨經費,就是取自前述豐收的成果,可惜書中語焉不詳,未進一步敘述此一令人深感興趣的歷程。

再如五章私校界的龍頭,有關爭取私校教職員褔利部分,過程依日期逐一記錄,資料性明顯過強因而降低了全書的可看性。

最後所附年表眉目清楚,有助於讀者對傳主一生的整體了解,足見編輯之苦心,唯出生一九二二年誤為一九一二年,這是不該有的疏失,誠美中不足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王廣亞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喬桑 的頭像
    喬桑

    喬桑の文藝錄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