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77791513_m.jpg  ﹝臺灣文學的推手﹞

(一)一窺鍾肇政完整的文學世界

鍾肇政對臺灣文學的卓著貢獻,無庸置疑。早年為了建立臺灣文學,鍾老勤於與作家們通信、聯繫,特別是每發現臺籍作家,立即邀請加入臺灣文學陣營,還激勵較自己年長十歲的鍾理和先生,克服困難,再度提筆寫作。他協助鐵血詩人吳濁流,二人以「老少配」的組合,主編影響深遠的《臺灣文藝》雜誌,積極為臺籍作家們開拓發表園地;後來又負責《民眾日報》副刊編務,提供大家發揮的據點,不斷地鼓吹創作,比如催生李喬、東方白的大河小說,也鼓舞像張良澤這樣的學者,整理鄉土文學及日據時代作家作品,並策劃出版各種臺灣文學叢書,使臺灣作家初步奠定了文學地位。其推動臺灣文學的苦心孤詣,怎不令人感佩!

而出身中文系文藝創作組的我,是透過《濁流三部曲》、《臺灣人三部曲》、《怒濤》以及其與作家往來的書簡,如《吳濁流致鍾肇政書簡》、與鍾理和通信的《臺灣文學兩鍾書》、與張良澤通信的《肝膽相照》以及跟東方白通信的《臺灣文學兩地書》等,來認識鍾肇政先生的,有關鍾老書簡的整理與出版,當以文學研究者張良澤教授、物理學博士錢鴻鈞以及莊紫蓉老師的功勞最大,由於他們對台灣文學的滿腔熱情與使命感,無怨無悔的長期付出,一封封的重新謄抄,我們才得以一窺鍾肇政完整的文學世界。

(二)臺灣文學的推手

臺灣當代作家中,寫信多,回信勤,又能將來往信簡保存完好者,當非鍾肇政莫屬。文藝事業的巔峰時期,他工作即使再忙,仍會利用空檔寫信或回信,結果為臺灣文學留下了寶貴的史料。

由鍾肇政與鍾理和的通信,特別能感受到五
年代臺灣本土作家們處境之困窘,他們在所謂「自由中國文壇」上,不被重視,苦無發表的園地,其帶有濃濃本土味的作品每每因主題未符合「時代需求」而處處碰壁。鍾肇政於一九五八年致文學知己鍾理和的書簡就提到:「報紙擴版後,各種副刊都有了些轉變,『戰鬥文藝』大批出籠,大家都在拚命登著,內容多半拙劣不堪。在這個趨向當中,我們的出路更少了。」鍾理和也回應說:「戰鬥文藝滿天飛,我們趕不上時代,但這豈是我們的過失?……文學是假不出來的,我們但求忠於自己,何必計較其他。」在此我們看見了前輩作家們對文學的忠誠不二,以及相互勉勵、相濡以沫的高貴情操與珍貴友誼,怎不感動!

為了幫助年輕人,創辦《臺灣文藝》的先行者吳濁流先生,不辭辛勞地為他們介紹工作、推薦參加文學獎等徵選、為家境不佳的年輕文友募款……,尤其當時鍾肇政因工作與寫作兩忙而病倒了,吳老之擔心溢於言表。當他獲知鍾肇政有著呼吸器官方面的疾病,他就不只一次在信中提供詳細的偏方,並且提醒鍾肇政多休息,說:「人生是長久的,沒有必要著急。」我們從字裡行間,看到一位識才、惜才的藹藹長者,出自真誠地關心年輕作家的寫作與生活,內心莫不備感溫馨!鍾肇政後來之所以大力提拔新秀,當與自己曾得到吳老的幫忙而想要回饋報答不無關聯吧!

對於比自己年輕十四歲的張良澤,鍾肇政關心其學業、婚姻、工作、健康與寫作;對於比自己小十三歲的東方白,更是鼓勵有加,給予東方白創作百萬巨著的勇氣。是以張良澤說:「上帝造人,而鍾肇政再造了『張良澤』。」東方白則讚譽鍾肇政是臺灣文學之母,他說:「誰像你給後輩作家這麼多溫暖,有如偉大的母親?」鍾肇政認為,忙於發掘新秀是有代價的,我們的文學將因此更趨繁榮。但求好心切、追求完美的東方白,向鍾肇政抱怨,《臺灣文藝》有些新人作品水準稍差。鍾肇政回覆說,為了提攜後進,給予信心,有時不得不如此。正因為鍾肇政的有心栽培,文壇新人得以成長茁壯,使得臺灣文學的園地開花結果,展現出蓬勃的新貌。

(三)鍾肇政的文學理念

從鍾肇政書簡集,除看到鍾肇政於文學之外的現實生活,亦可了解其文學理念,確是彌足珍貴。他告訴鍾理和,不能昧著良心,寫有違原則的歌功頌德作品。他反對政治介入文學,不願加入意識形態的論爭,他跟東方白說,只有作品決定一切,吵鬧永遠吵不出作品來;而作家的自由絕對是不容侵犯的。

關於寫作技巧,鍾老有頗多可供後學參考之處。與鍾理和輪閱作品時提到,真正的好小說,故事的有趣與否倒在其次,首要者實為「人物」之死活,如描寫客家人,就應有客家人的語氣,否則鄉土氣息深則深矣,卻缺乏地方色彩。至於小說人物的方言使用,鍾肇政主張擷取閩、粵通用的方言,而且又能用漢字表達出來,讓一般外省人望文生義的,即可加以運用。因為鍾理和作品或有結構鬆散的缺點,鍾肇政便提醒他,「與情節無關的敘述,也應儘量免去,抓住骨幹,筆直地前進,這樣可以緊湊些」。

此外,他告訴張良澤,文學就是文字的藝術,一詞一句,都應有個別性、創造性,這也就是style的藝術性。針對張良澤的小說,他指出了改進之道:「你應該在心理追究上,再下番功夫。你的作品,心理成份總似乎太少了些,也太微弱了些。心理應該有濃烈的味道,空與泛都是大忌。」翻譯時,他指導張良澤要勤查字典,避免錯誤,進而兼求韻味與風格。以上在在都是「資深作家」由豐富創作經驗中所提煉出來的一針見血之論。

(四)臺灣文學的萬里長城

鍾肇政寫信既快又多,一氣呵成,自不可能像鍾理和那樣字斟句酌,先擬草稿,改定以後再用十行信紙繕寫清楚,規規矩矩一絲不茍。嚴格說來,鍾肇政書簡文字樸實,其最大成就應在文獻價值這一方面。

首先是鍾肇政書簡記載了許多臺灣文學重要作家作品產生的背景及寫作經過,為文學研究提供了十分難得的參考資料,比如鍾肇政《魯冰花》、《濁流三部曲》、《臺灣人三部曲》、《高山組曲》、《怒濤》,乃至單篇的〈柑子〉、〈蕃薯少年〉、〈梅雨〉、〈榕樹下〉……等,以及鍾理和《笠山農場》、《故鄉》、〈做田〉、〈蒼蠅〉、〈原鄉人〉、〈雨〉……等,都可以在鍾肇政書簡中,找到其構思、起稿、修改、定稿、發表的一步一腳印。特別是東方白苦寫十年,超過一百三十萬字,為臺灣文學立下了歷史性里程碑的大河小說《浪淘沙》,這漫長的、多難的誕生過程與一向堅持的創作理念,都一一記錄在鍾肇政書簡之中,乃是深具價值的臺灣文學史之寶。

再者,我們透過鍾肇政書簡,不但看到作家間交往的真情,還可以從文學的角度來觀察臺灣社會的變遷與文化的多采多姿,此外關乎臺灣文學的大事,諸如《臺灣文藝》的創刊與發展、鍾肇政主編民眾日報副刊掀起的本土文學風潮,以及臺籍作家叢書、臺灣作家全集、日據時期鄉土文學全集等之規劃、編譯、出版,也都可以從中尋得第一手背景資料,大有助於對臺灣文學發展的了解。後人若要撰述臺灣文學史,勢必非得參閱鍾肇政書簡不可。

鍾肇政於《肝膽相照》序中提到,張良澤幫他整理舊信,已完成幾十大冊。張良澤說,估計會有一百幾十冊之多,排起來將是「臺灣文學的萬里長城」,屆時或可舉辦「鍾肇政來往信函集」展覽會,我們期待這一日的來臨!同時也要再次向投注大量時間精力,整理這些信件而樂此不疲的張良澤教授、錢鴻鈞博士以及莊紫蓉老師,獻上最崇高的敬意。

(五)鍾肇政文學研究的另一收穫

綜觀鍾肇政享譽文壇的《濁流三部曲》與大河小說《臺灣人三部曲》,《臺灣人三部曲》第三部「插天山之歌」帶有太多《濁流三部曲》第三部「流雲」的影子,且缺乏心理層面的探討,而思想性的貧乏以及史實的避重就輕,使得全書缺少足夠的深度,也不足以展現太平洋戰爭末期,台灣在艱難困苦中,孕育新希望的複雜形貌;《濁流三部曲》第三部「流雲」又因自傳性過於濃厚,而且缺乏客觀性,只寫個人經驗中的瑣事,缺乏成為偉大作品的條件。尤其都未曾以主要女性為觀點人物,極少直接描寫女性的內心狀態,是以這兩部小說皆有其不足之處。但我們也不可否認,鍾肇政以其細膩的文學之筆,創造了代表客家女性典型的銀妹與奔妹,塑造出臺灣女性勇敢熱情的形象,更是對於女性追尋的一種完成,換句話說,她們不但拯救了「百無一用是書生」的陸志龍和陸志驤,同時也帶給「流雲」及「插天山之歌」以鮮活生命,提昇了《濁流三部曲》與《臺灣人三部曲》的文學價值,而我們也在銀妹和奔妹身上看到鍾肇政文學的靈魂,在在值得喜愛臺灣文學的讀者所重視。

為了向著作等身的鍾老致敬,我曾發表〈塑造臺灣女性勇敢熱情的形象--談鍾肇政三部曲小說中的銀妹與奔妹〉、〈本土小說裡的族群情結--以《怒濤》、《埋冤一九四七埋冤》、《浪淘沙》為例〉、〈絕望的愛戀及其象徵意義--以吳濁流、鍾肇政、東方白日據時代背景小說為例〉等論文。其中在《台灣文學評論》第二卷第一期發表的〈本土小說裡的族群情結〉一文指出,由於時代因素使然,鍾肇政《怒濤》對外省人的勾繪幾乎完全是負面的;李喬《埋冤一九四七埋冤》著力描述族群間的激烈衝突,令人怵目驚心,但最終是以極寬容的角度來看待族群融合的問題;至於東方白《浪淘沙》,在論斷風情世事的時候,已經超越了人為的界線,以最為開放、樂觀的襟懷來處理本省外省族群問題,並且跨越國籍、種族,賦與人本關懷。這篇文章引起「鍾肇政研究」第一專家錢鴻鈞博士的討論,結果我們因通信而成了經常相互切磋的文友,可以說獲益匪淺,這也算是研究鍾肇政的另一收穫吧!

(六)鍾老創作活力令人振奮

自由副刊於民國九十二年開春之際,鄭重其事的連載推出鍾老所謂的情色小說系列--《歌德文學之旅》,包括〈啊!烏爾麗克〉、〈永遠的史坦因夫人〉、〈克麗絲汀娜吾愛〉三篇,此一系列作品,以德國大文豪歌德的戀愛故事為梗概,著意描寫女體,深刻探索情慾,特別是遲暮老人面對青春少女時,既澎湃又無奈的內心世界,讀來令人為之動容。鍾老於耄耋之年,竟如火山爆發,有此石破天驚之作,其所展現的創作活力,可能跌破許多文學專家的眼鏡。鍾老這一系列作品,風格丕變,得失如何,或許見仁見智,莫衷一是。實則無論古今中外,藝術家或作家臨老常有大膽、傑出的情色之作,此乃值得深入研究的好題目。基本上,這似乎是對已逝青春的一種歌頌與難捨,表現高明的話,當然可以為其既有的成就加分;若不幸失手,讓人只見色情不覺其美,縱然一時招致惡評,也並不會因此抹煞其既有的成就。

欣逢鍾老八十大壽,謹祝臺灣文學的推手,福壽康寧、創作不輟,繼續寫出寶刀未老的傑作,豐富臺灣文學的花園,成為臺灣文學最美麗的風景。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鍾肇政 臺灣文學
    全站熱搜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