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77791504_m.jpg  ﹝關於文學與電影的意見,言簡意賅﹞

(一)日記也可以是文學

日記在文學中本不甚重要,卻是最便當的一種,論其體式性質,可以作為隨筆或隨感錄之類,然因其真實優美,深具文學欣賞與研究的雙重價值,在各國文學史上,作家日記一直受到研究者所重視,以及文學愛好者所珍愛。

當然,日記和日記文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兩者雖有關聯卻不能等同。日記是純粹的記事,是寫給自己看的,並不打算發表,所謂「備遺忘,錄時事,去感想」,這是日記的正宗嫡派。至於一般流水帳式的生活實錄日記,儘管毫不作偽,且撰寫者是知名人物,其日記依然不能進入文學殿堂。如果日記感情真摯濃烈、文筆優美雋永,猶如晶瑩剔透的隨筆、小品,則為上乘的日記文學了,這其中作家日記占了絕大部分,尤其偉大作家所留下來的日記,必然具有相當程度的文學價值,其精彩程度往往不亞於虛構的作品,有的作家甚至會說:「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日記。」劉森堯在日記《2005/劉森堯》(注1)中提到:「日記是一種很特殊的文學體裁,出自大文豪手筆的日記大多會很有看頭,而事實上,他們的日記經常也會是一種很傑出的文學成就,其中會展現迷人的文體格調……」(頁70)

在文學傳統當中,日記文學有其特殊的書寫與閱讀契約。它必須每日辛勤書寫耕耘,而且具有私密性、真實性,或許寫作風格較為恣意任性,卻最能反映作家的真實個性。許多文學大家除了創作之外,不論有意無意,他們所留下來的日記,莫不豐富了「日記文學」這一板塊,以現代文學觀之,如郁達夫、周作人、朱自清、徐志摩、沈從文、胡適、呂赫若、吳新榮、托爾斯泰、卡夫卡、吳爾芙、史湯達爾、喬治.桑、紀德、湯瑪斯.曼……等,皆為眾所熟知的例子。一般而言,日記的出版應在作者辭世之後,然亦有在作家生前即出版的,如郁達夫《日記九種》,儘管他自言「文人賣到日記和書函,是走到末路的末路的行為」,(注2)但此一半年來的生活記錄問世之後,廣為轟動,這一類的日記,內容固然是真實的,但顯已經過藝術加工,蘊含了藝術渲染的成分,與一般日記書寫之動機大不相同矣。

(二)劉森堯的真實時刻

自2002年起,臺北爾雅出版社援引法國出版業的作法,每年邀請一位作家撰寫全年的日記,於次年公諸於世,(注3)誠如隱地於書序所言,這樣的日記讓讀者貼近作家的心靈,作家不但寫他自己,也寫我們的時代,所以稱得上是「時代之書」。不過,日記畢竟本是純粹的記事,只寫給自己看,按理並不發表,如今,年度日記不但寫給自己看,更要很快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寫作方式和態度與「日記的正宗嫡派」必有別,它不可避免會面臨心理上的矛盾,有可能傾向造作的寫作風格,乃至隱惡而揚善。可是,下筆時一旦考慮利害得失,還能寫出真性情嗎?這是年度日記寫作的致命傷。爾雅版2005年日記撰寫人劉森堯,顯然有此自覺,他在「後記」中說:「我已經努力記載了許多事實,書中所載都是我的『真實時刻』,其中不免包含許多個人的偏見和自戀……」(頁309)而我們看了《2005/劉森堯》,覺得作者生活多采多姿,且寫作態度確實相當坦率,是以其可讀性相對也就提高了。

(三)經典名著導讀

劉森堯出身外文系,也任教於大學外文系,開設文學與電影課程,其日記留下了作者大量閱讀與觀賞電影的感想,俯拾皆是,能夠直抒己見,毫不隱諱,褒貶兼而有之,充分流露作者獨特的品味,我們從中探知劉森堯的文學觀和藝術觀,同時這也是《2005/劉森堯》份量最多也最為可觀的部分。

作者在2005這一年,因應讀書會和電影會上課之需,除了新出版的書籍、新上片的電影以外,幾乎都在重讀以前讀過的文學名著和重看以前看過的經典名片,《2005/劉森堯》書中提到的書籍超過130本,電影至少60部以上,以文學書和藝術電影為主,二者還相互印證闡發,無疑是書迷影癡的一大饗宴。

劉森堯認為,一位偉大的作家除了必須是精彩故事的編撰者之外,他同時更必須是偉大文體的創造者,也就是說傑出的文字和修辭的創造者。他自己選出20世紀最精彩的10本小說(頁88)以及他的床頭書(頁154-155),綜觀之,他最推崇的作家是托爾斯泰、普魯斯特、湯瑪斯.曼和馬奎斯。讀了托爾斯泰的長篇或短篇作品,他說,真不知還有哪一位作家可以叫做偉大?他把托爾斯泰的作品稱為「生命之書」,因為這些作品總是會帶給我們生命傷痛的撫慰。讀了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慧眼別具地認為,此部一般人無法卒讀的大河小說,其法文文體獨一無二,在西方文學作品中,再也找不到刻劃愛情本質那麼鞭辟入裡的手筆了。還有,他以前讀湯瑪斯.曼的《魂斷威尼斯》,覺得作者應該是個思慮細膩、情感豐富的同性戀,他斷定,沒有那樣的傾向絕對寫不出那麼細膩的情感,後來果然證實,湯瑪斯.曼是一位令人敬畏的偉大同性戀作家。至於提及次數最多的作家,應是魔幻寫實小說家馬奎斯,劉森堯指出,《百年孤寂》所呈現的有關愛情和死亡的隱喻,別出心裁,精彩至極;又說,《愛在瘟疫蔓延時》像一則現代愛情神話,也像一則童話,馬奎斯巧妙地大肆發揮其愛情觀、婚姻觀以及生活觀,可惜此後就再也未寫過什麼了不起的作品了。

對於眾人推崇而自己卻不喜歡的作家作品,劉森堯的意見尤具參考價值,比如T.S.艾略特的長詩《荒原》,寫法顛覆傳統,大量使用典故,連原作者都必須加上許多註解,卻依然艱澀難懂,劉森堯說,真不知道讀這一首詩的樂趣在哪裡?讀喬伊斯的《尤利西斯》也面臨相同問題,讀來莫不無比厭煩,畢竟詩和小說不是在表現文字遊戲啊!

(四)比例原則的遺憾

如果以為劉森堯在大學教書,只會道貌岸然地一味推薦經典名著,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他也看流行一時的《達文西密碼》或《哈利波特》。他特別指出,《達文西密碼》這本小說註定要風靡世人,因為除了通俗偵探情節,還加上解字謎的趣味,不過他最後不客氣地批評,《達文西密碼》正是叔本華所謂「正享盛名,一年之中再版多次,專為愚人所寫作的書」(頁176),這本書除了增加談話資料之外,實在一無可取。而「八卦」雖然損壞隱私和公正,劉森堯卻獨排眾議,說這是一種活潑生命力的展現,一個社會如果缺乏八卦,將會多麼無趣,所以他平時鼓勵學生讀高水平刊物,比如Time或The Economist,自己也不諱言,經常買《壹週刊》來看。

值得商榷的是,喜歡閱讀甚至於以教書、演講為業的作者,提到如此之多的西方作家,但對於中國傳統文學,除了《金瓶梅》外,其他幾乎隻字未提,(注4)或許因其出身外文系之故。只是,全書所提及的現代華文作家不到20位,進一步去評論的,也僅僅老舍、林海音、陳若曦和東方白而已。我們不禁要問,夠得上「經典」水準而可論的華文作品,果真如此稀少嗎?若說劉森堯「崇洋媚外」,未免言重了,然其未依比例原則,多談談華文著作,特別是台灣的作家作品,難免讓人覺得遺憾。

(五)藝術電影欣賞

電影是《2005/劉森堯》全書內容的另一主軸。劉森堯指出,文學可能偉大,但電影幾乎不可能。他心目中的好電影是,影像風格細膩,情感濃烈,對於愛情與死亡處理得精彩得當的藝術電影,是他向讀者介紹的重點,而他的最愛,應是拍出《野草莓》、《沉默》、《第七封印》、《假面》、《秋光奏鳴曲》的瑞典導演柏格曼,他覺得自己在心性上跟柏格曼很接近,認為柏格曼是真正深刻透視人類靈魂的偉大藝術家,且晚期作品更形尖銳,創造力絲毫未減,可以說十分難得。

此外,劉森堯談及安哲羅普洛斯、奇士勞斯基、安東尼奧尼、阿莫多瓦、珍康萍、溫德斯、黑澤明、金基德……等導演及其作品,或深入評論或印象式的點到為止,都能明確表達其好惡,引導讀者走進藝術電影欣賞之門,例如談起義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的《過客》,說這是一部描寫一個人如何藉由變換身分去扮演別人並藉此逃避現實世界的故事,整體敘述手法充滿現代主義精神,乃世界影壇少數偉大傑作之一;同樣是安東尼奧尼,其主導的《愛神》則乏善可陳,不知所云?

與文學的部分相較,劉森堯談到較多的華人導演,諸如《戲夢人生》的侯孝賢、《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張藝謀、《一一》的楊德昌、《花樣年華》的王家衛、《天邊一朵雲》的蔡明亮……等,依然是有褒有貶,他欣賞王家衛《花樣年華》一片所提出的命題,亦即愛情是痛苦的,是折磨人的,徒然在記憶裡留下懊惱和悔恨,仔細看,這正好是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通篇所要表達的主題;同時亦抱怨王家衛的《春光乍洩》不好看,竟讓人累極睡著;批判張藝謀的《十面埋伏》,從頭到尾令他坐立不安,末尾部分更是全片最滑稽的地方,教人笑也不是,氣也不是,無法想像這是出自《大紅燈籠高高掛》那麼精彩電影的導演之手。觀影要求甚高的劉森堯,對30年前台灣「國片起飛」時期的名導作品,率直、露骨地提出批評:「最近有機會重看當年的一些片子,如《秋決》、《養鴨人家》等片,感到十分驚訝,當年我們竟能忍受這麼拙劣的影片,這要有多麼寬大的胸懷啊!」(頁147)真是愛深責切,令人深思。

(六)日記文學的未來

歷來各家各派對文學藝術的看法,往往見仁見智,沒有絕對一致的標準,而劉森堯關於文學與電影的這些直率的意見,言簡意賅,雖談不上嚴謹、系統的文學或藝術理論,卻深具指引作用,《2005/劉森堯》之價值在此。

最後,在網路日益發達的時代,值得注意的是,數位文學中的網路日記,它不具有傳統日記文學的私密性及閱讀的時差,所謂的「網誌」或「部落格」(Blog),它渴求的反而是一種即時性的曝露展演,與原先日記的本質有著極大的差別,但就文學藝術的觀點來看,只要書寫的態度真誠、文字夠水準,又具有發人深省的內涵,我們依然可以將之視為足以和作家日記分庭抗禮的「日記文學」。當然,爾雅版的作家日記未來如果直接與網路聯結,讓人可以天天讀到作家剛出爐的日記,應該也可以算是一大創舉吧!


【注釋】

1. 劉森堯《2005/劉森堯》(台北:爾雅,2006年3月初版)。
2. 見郁達夫《日記九種》(上海:北新書局,1927年9月初版)「後敘」,頁249。
3. 爾雅日記叢書,自2002年起,先後由隱地、郭強生、亮軒、劉森堯、席慕蓉等執筆。
4. 劉森堯談到不喜歡的偉大文學名著,《紅樓夢》則在名單之內。見《2005/劉森堯》頁14。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劉森堯 文學與電影
    全站熱搜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