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77781035_m.jpg  

﹝台北市孔廟面臨酒泉街的「萬仞宮牆」﹞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針對歷史悠久的大龍峒社區,提出「北大同文化園區發展計畫」,將空間發展區分為孔廟、大龍國小、保安宮為主的「廟、學、宮核心地區」、「重要觀光軸帶」、「週邊環境整備」三大主軸;其中,「廟、學、宮核心地區」執行項目包括修復孔廟、更新大龍國小、改建明倫堂、更新孔廟東側住宅、遷移蘭州派出所等。細部計畫裏面,除了勉強保留台北孔廟正南邊題有孔家七十七代嫡孫孔德成於民國五十八年手書「萬仞宮牆」四字的牆面,其他北側和西側圍牆都將拆除,以符合「視覺穿透性」設計,俾利保安宮和大龍國小之連結。此舉引發民俗、建築學者以及居民的激烈反彈。一般咸認,孔廟圍牆有其象徵意義,不宜輕言拆除。目前,孔廟圍牆降低案總算暫時擱置了。

孔子所謂「萬仞宮牆」,典出於《論語
子張篇》,某日魯國大夫「叔孫武叔」上朝時,向其他大夫說:「子貢賢於仲尼。」同為魯國大夫的「子服景伯」就將這番話轉告子貢。子貢即「端木賜」,衛國人,少孔子三十一歲,拜孔子為師,他能言善道,與「宰我」並列孔門四科中「言語」類的異能之士。子貢回答景伯:「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意謂自己識量短淺,如及肩之牆,牆僅及肩,是以他人從牆外即可窺見室家之好。而孔老夫子之牆有數仞之高,七尺曰仞,可見孔子聖量之深、學問之淵博也,一般人無法輕易窺其堂奧,唯有從門入者,亦即進黌門或泮宮(皆古代學校)潛心修習,求取上進,才能得見其內在之美也。當然,子貢此言除了推崇孔老夫子的道德學問之外,亦有諷刺魯國大夫叔孫武叔是眼光短淺的凡人,應不達聖也。

孔廟「萬仞宮牆」的象徵意義,由此可知,且所謂「宮牆」不應只限於孔氏手書之牆面而已,如今將之拆除,或改為矮牆或種植灌木圍籬,恰與本義相悖,既非「萬仞」,又未「及肩」,等而下之,恐怕只及其膝了,豈不可笑!況孔廟高牆也可以說代表著「規矩」,區分內外,維護一定的秩序,有其存在的意義。即使新思潮與新文化不斷出現,但迄今重視人文思想的儒家仍具有無法取代的地位,孔廟也不是一般的廟,如果拆了牆,全面改成開放空間,必然損害其歷來之莊嚴性,將來如何維護管理更是一大問題。

不論從古代傳統建築或是對孔子高深學問的象徵來看,孔廟圍牆都是很重要的元素。須知碩果僅存的歷史文化、文物,一旦被破壞,事後無論再如何重建、包裝,終將喪失原味。拆牆之事,輕而易舉,然此將徹底改變大龍峒古蹟長久以來的外貌及其社區文化。台北市「建成圓環」更新計畫之失敗,凸顯政府施政與在地文化的嚴重落差,結果硬生生抹去了民眾共同的生活記憶。殷鑑不遠,孔廟圍牆該不該拆?答案不是很明白了嗎?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大龍峒 孔廟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喬桑 的頭像
    喬桑

    喬桑の文藝錄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