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77781327_m.jpg  ﹝米勒拾穗﹞

(一)米勒畫展熱潮

法國畫家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1814-1875)公認為十九世紀世界最偉大的畫家之一,其油畫〈晚禱〉和〈拾穗〉名聞遐邇,是西方藝術的兩大代表作,不僅經常被模仿、複製,也為眾多藝術、廣告、電影創作者提供源源不絕的靈感。這些名畫本是巴黎奧塞美術館珍藏的鎮館之作,直到二
○○八年夏,第一次離開巴黎,遠渡重洋,來到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讓未曾到過巴黎的臺灣人,有機會近距離欣賞米勒的十九件名畫。展覽之中,尚包括與米勒同時代的風景畫大師盧梭(Rousseau)、柯洛(Corot)以及受米勒影響的後輩畫家布荷東(Breton)等人的畫作,讓觀眾更深切感受到當時法國的農村生活。由於機會難得,米勒畫展不僅成為社會的熱門話題,也帶動參觀熱潮。雖然門票所費不貲,等候入場的民眾依然頭頂豔陽,汗流浹背地大排長龍,從展覽廳門口一直延伸到南海路上,可謂盛況空前。

(二)巴比松畫派

觀乎西洋美術史,歐洲到了十九世紀,古典主義沒落,強大的浪漫派繪畫勃興的同時,另有一派畫家卻不為派別或主義而爭論,他們沉浸在大自然的風景中,默默從事藝術創作,而且集中居住在距巴黎十英里之遙的楓丹白露(Fontainebleau)的森林旁邊,一個名叫巴比松(Barbizon)的小村落裏,統稱「巴比松畫派」。巴比松畫派不只取材於日常生活,畫筆也側重於誠摯地觀察大自然,發展出宛如鄉野泥土樹木般的純樸美術語言來。他們共同的志向是,每人以自己的方式來創作風景畫,表達景物及人物的深度,其中米勒可能是世人最知名的一位。

米勒是貧農長子,他認為農夫就應該住在農村,這樣才能夠畫出最真實的農民生活面貌。事實上,農民生活絕非文人所想像的那般快樂,鄉間也並非詩人筆下所描繪的天堂樂園。由於米勒親身嚐過農民生活的甘苦,所以他畫筆下所呈現的農夫形象,幾乎都是在辛勤地工作。較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播種者〉(1850年)、〈拾穗〉(1857年)和〈晚禱〉(1857年)等,莫不蘊含強烈的社會主義色彩。

(三)播種者、拾穗、晚禱

〈播種者〉的農夫,腰間綁著種子袋,右手不停地撒播種子,這種刻板的連續操作非常辛苦。當時歐洲的農耕法,是先以人工將種子撒好,再用馬匹拉著犁,為種子覆蓋上泥土。可是,農夫辛苦播下的種子,往往被後面飛來的成群烏鴉所啄食,大大抵消了耕作的效果,在在顯示農田工作之困難不易,怎不令人同情!

再看〈拾穗〉,三位農村婦女正在收割後的麥田裏,彎腰撿拾掉落田地的麥穗。三位婦女的造型,與遠景的馬車、隆起的麥草堆相互呼應,形成一種整體的律動美。右方婦女綁著頭巾,與地平線交叉,使得主題與背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雖只是低頭彎腰,很簡單的撿拾動作,經過米勒精心描繪與安排,卻呈現出巧妙而富美感的姿態,似乎微微散發著希望之光。圖中不管是前景的人物,或是遠景的馬車、草堆和農人,米勒都畫得很清楚,整幅畫的景物,由大而小、由近而遠,把農村收穫的景象描繪得樸實、動人,是很典型的法國農村寫實作品。再就主題意涵言,當時是秋天收穫的季節,到農田撿拾收割後掉落的麥穗,乃是農村常見之景象。這種風俗習慣相傳源自古希伯萊人,且賦予嚴肅的宗教意義,意謂農場的收穫時節,不得拒絕外來的拾穗者,要讓貧苦的人們自由拾取落穗,如此天主才會庇佑農地於來年大豐收。法國農村也認為,如果拒絕拾穗者進入田地,隔年必遭歉收的噩運。這種風俗,傳達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懷,以及落實對社會弱勢族群的照顧;再者,從另一角度看,把掉落的麥穗一一撿拾起來,不也象徵著勤勞與不浪費的精神嗎?

至於〈晚禱〉,布局簡單而樸素,又稱〈晚鐘〉,因為畫面遠景有一座教堂,米勒曾對親友說:「這是晚禱的鐘聲,你可以聽到這個鐘聲。」米勒的其他作品,人物大多辛勤地工作著,唯有〈晚禱〉的人物是靜態的。只見秋天的傍晚,落日餘暉灑滿天際,遼闊的田野映照著夕陽的金黃色彩,一對年輕的農村夫婦正在收成馬鈴薯,這時村裡教堂晚禱的鐘聲悠然響起,劃過寧靜的天空,穿越遼闊的原野,傳到耳中,他們立刻停下手邊的工作,或脫帽低首或雙手合十,以極虔誠的姿勢,面向遙遠的寺院默禱,感謝上蒼賜予的這一切。米勒藉此將自己的宗教信仰,巧妙地融入這幅畫作,流露崇高的宗教情懷。觀者無不被晚禱莊嚴、詳和的氣氛所深深吸引,沉浸在這和諧之美當中,無疑是農村永恆的謳歌。此畫另有一說,謂米勒本以〈馬鈴薯歉收〉為題,試圖反映農村經濟破敗的悲苦事實,俟作品初成,觀者似乎感受到神聖的宗教氣氛,於是米勒索性在畫面遠方增加一間教堂,將此畫提升到信仰的層次,綻放人性的光輝,是以命名曰〈晚禱〉。

(四)喚起生命的省思

歐洲工業革命之後,農村日漸凋敝、沒落,農民生活困苦,米勒這些反映農夫辛苦生活面貌的作品,莫不帶給觀者一種真實的親切感。然而,當時不少人認為,米勒是社會主義的煽動者,這使他遭受嚴厲批評,甚至被那些具有購買力的都市資產階級所強烈抵制,結果他的畫作很少能賣得出去。直到年過半百,米勒因同屬「巴比松畫派」的盧梭之極力推崇,才逐漸扭轉中產階級先前的偏見,使他的作品開始受到重視。然綜觀米勒一生,大部分是在艱苦中奮鬥,幾乎沒有享受到一點物質上的幸福。

無論如何,真正好的作品,或許一時之間無法得到廣大的認同,但其影響力絕不消失,而且會越陳越香,永遠具有感動人心的力量。米勒堅持的「寫實主義」和「自然主義」,其動人之處,非在客觀的風景人物描摹,而是在於深入農民生活體驗所滋生的同情和悲憫,喚起了人們對於生命的省思,這和一般的表面寫實迥然不同。米勒可說在幾近宗教性的溫婉、謙和、純真之中,傳達出一份令人難以忘懷的永恆特質。

(五)米勒心靈世界之外

國立歷史博物館驚豔米勒畫展的現場,雖然管控進場參觀人數,不過,場內還是人滿為患,尤其〈拾穗〉和〈晚禱〉畫作之前,總是圍滿好奇的觀眾,不斷地指指點點,實在很難讓人靜心下來,細細欣賞米勒畫作之美。我想,一般觀眾既未事先做功課,了解米勒生平、畫風及時代背景,又未租用語音導覽從旁協助,貿貿然進入展覽會場,像趕集或逛大觀園一般,湊湊熱鬧,走馬看花,再購買些表示「到此一遊」的周邊商品,並未真正進入米勒的心靈世界以及了解畫作背後的文化內涵,怎不可惜!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米勒 田園之美
    全站熱搜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