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77790549_m.jpg  

﹝在「呷二嘴」店內卻彷彿置身於馬路邊,感覺十分有趣﹞

可口便宜的小吃,可以增添生活情趣,透過味蕾,為我們帶來預想不到的快樂。週休二日,如果要到士林、北投一帶踏青,我們會趕早去「老崔蒸包」吃早點,補充體力,擁有一天的好心情。下了山,至「呷二嘴」品嚐古早味米苔目再回家,這一天便很完美了。

老崔蒸包

「老崔蒸包」原本位於臺北市中山足球場附近,後來拆遷到林森北路新興國中對面那條巷子,在新興公園旁,只營業到中午。店內掛有老牌演員葛香亭的毛筆楷書題字,宣示著「老崔蒸包」的出身。這裡的蒸包,有牛、豬兩種口味,現點現包,一籠十個,八十元,還有一碗二十元的酸辣湯。蒸包蒸法像小籠包,外型如小刈包,麵皮是手桿的,帶有微微的咬勁,肉餡散發一股淡淡的醬香味,比一般的包子緊實而富彈性,飽滿到一點湯汁都沒有,咬起來竟有彈牙的脆感,確是與眾不同,十分美妙。酸辣湯則很陽春,加入滑口的綿密蛋花,口味偏酸,但跟蒸包挺搭的。

呷二嘴

「呷二嘴」原先在大稻埕慈聖宮後面的甘州街路邊擺攤多年,現已向前移五十公尺,於靠近保安街處開設新店面,總算擁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家。有趣的是,店內的裝潢,充滿復古氣氛,完全「拷貝」路邊擺攤時期的週邊環境,顧客分明人在室內,卻彷彿置身於馬路邊,帶來溫馨的感覺。

「呷二嘴」視季節而販賣不同的食品,其夏季食品「米苔目」一碗三十五元,最是深得我心。米苔目採手工古法製作,把像紙黏土一樣的在來米漿,整坨來回搓過有細孔的洗衣板,一條條米漿直接掉進熱水裡,煮熟就是米苔目了。這種費力又費工的手工米苔目,在樣樣追求速成的今天幾乎已成「絕品」。粉白的米苔目,Q軟滑順,加入黑糖水,甘甜而不膩;粒粒大紅豆則入口即化,令人驚豔!如果加五元,上釉的陶碗內可增添番薯粉製成的透明粉粿,風味獨特。「呷二嘴」營業時間只到下午五時半,但在炎熱的夏天,經常下午三、四點就賣完了,我們曾有幾次臨時撲空,抱憾而回,提醒自己下回可要提早些。

「老崔蒸包」和「呷二嘴」,一為道地北方口味,一為臺灣古早味,卻都是臺北老饕味覺記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277790976_m.jpg  

﹝「呷二嘴」米苔目以手工古法製作﹞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老崔蒸包 呷二嘴
    全站熱搜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