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791713_m.jpg  ﹝踊舞踏歌﹞

對於四、五年級的臺灣知識份子來說,林懷民與「雲門舞集」的確是青春歲月的難忘回憶。

日前在「公視」看到紀錄片「踊舞
踏歌--雲門三十」,娓娓道出這個臺灣現代舞先驅的歷史故事,以及舞者心情的點點滴滴,也觀賞到「雲門舞集」許多經典作品的精采片段,如《寒食》、《白蛇傳》、《薪傳》、《牛犁歌》、《廖添丁》、《紅樓夢》、《我的鄉愁,我的歌》、《九歌》、《流浪者之歌》、《家族合唱》、《水月》等。此外,林懷民夾雜國語臺語英語的侃侃而談,第一代直到第五代雲門舞者優美動人的身影,在在都令人感動,久久不能自已。

「雲門舞集」於一九七三年成立,正當臺灣政治大環境飽受挫敗的時刻,在充滿文化使命感的林懷民領導下,「雲門舞集」以謙恭自信、不卑不亢的態度,面對傳統與現代,不但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更與時代社會脈動緊密結合;這是臺灣,同時也是華人世界第一個現代舞團。吃苦耐勞、努力不懈的雲門舞者,克服重重難關,終於把臺灣舞起來,進而舞向世界舞台。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中美斷交日,林懷民的九十分鐘巨作《薪傳》,正好在嘉義體育館首演,造成空前轟動。這個臺灣先民胼手胝足的舞碼,適時為那個時代的臺灣民眾提供了宣洩滿腔激憤的管道,也為深感「受創」的臺灣人注入一劑「信心」的靈藥,協助治療了這個傷心的島嶼。「雲門舞集」的《薪傳》,儼然成為當時臺灣知識份子奮鬥不懈的共同精神象徵。

應廣大民眾要求,一九七九年元月,《薪傳》在臺北市國父紀念館加演三場。那時還就讀大四的我,親眼注視著雲門舞者於開場前,手持火把,由觀眾席緩緩走上舞臺,當場見證了《薪傳》裡面「渡海」的驚心動魄。當林懷民率領汗水與淚水交織的舞者登臺謝幕,所有觀眾都站立起來,忘情地為雲門舞者了不起的演出而鼓掌,驕傲地熱淚盈眶,不忍離去,那真是青春歲月中極難忘的一幕!

此後,雖然因為工作、結婚、養兒育女等因素,已少有機會現場觀賞「雲門舞集」的演出,但平時依然注意著「雲門舞集」的種種報導,尤其雲門名氣越來越響亮,不斷獲邀至海外巡迴演出,佳評如潮,為臺灣的國際聲譽鍍上泛著文化光輝的金質評價,「雲門舞集」無疑成為臺灣人共同的驕傲。但曾幾何時,因為表演藝術大環境未見改善,加上多年所積累下來,無力解決的財務壓力,一九八八年七月,「雲門舞集」召開記者會,正式對外宣布,將無限期暫停活動。此一結果令國內所有關心文化的人士錯愕、失望、心痛,悵然若失。

所幸由於整個社會文化氣候的轉變,「雲門舞集」在沉潛三年之後,終於再度與期待多時的觀眾見面了。雲門復活之後,依然延續推動「文化下鄉」的理想,腳踏實地深入民間。特別是從一九九六年起,「雲門舞集」獲得霖園關係企業的大力贊助,每年在臺北、臺中、高雄舉行大型免費戶外公演,成為臺灣文化藝術的年度盛事,對國內文化建設留下了具體貢獻與深遠影響。而「雲門舞集」在臺北市中正紀念堂廣場的戶外公演,也成為我與妻小絕不錯過的年度親子儀式,我們與數萬觀眾一起席地而坐,屏息觀賞雲門精采的舞碼,共享視覺的美感、心靈的感動,以及週遭人們聲息相通的觸動。這實在是很幸福、快樂的感覺!

如今,「雲門舞集」三十而立了,雖然不幸遭回祿之災,但相信雲門必定會繼續堅持下去,追求卓越的四十年、五十年,直到永遠永遠。

補記:

「雲門舞集」在政府、民間各方面努力、合作之下,如今已在淡水高爾夫球場旁找到安身立命之處,令人欣慰。[2015.10.1]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雲門舞集 現代舞
    全站熱搜

    喬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